杨岳斌,原名杨载福,本籍乾州(今吉首),道光二年(1822)生于善化(今长沙)。他出身行伍,精于骑射,累立战功,早年曾在新宁一带镇压李沅发起义。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入湖南,进逼湘阴。杨载福在湘阴长官外逃之时,毅然率营兵抵抗,保住了湘阴城,被授为宜章营千总。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在衡阳创建湘军水师。杨载福被曾国藩招至军中,与彭玉麟一同辅佐其弟曾国葆。后被委以重任,统领水师右营。位尊责重,杨载福感到文墨不济,特延请进士邓漾源为幕僚,从此边打仗边读书,文武两奋进。咸丰四年(1854)四月,杨载福奉命与彭玉麟同率水师攻打湘潭太平军,占领湘潭城,擢升守备,赏戴花翎。六月,率水师一连攻占岳州、汉阳、武昌,遂由都司擢升为参将,赏“彪勇巴图鲁”名号,复又加授总兵衔。杨载福连年征战,积劳成疾,难以支撑舟船劳顿,回家乡乾州养病。
杨载福回乡后不久,湘军水师在九江失利,武汉三镇重又落入太平军之手。圣旨急召杨载福回营。咸丰五年(1855)杨载福带病出征,一举收复武汉三镇。湖北布政使胡林翼奏称:“载福每战必先,病不言劳,功不言赏,志识高出平常,为水师将才最。”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丁父忧离营,疏请将内湖外江水师,派杨载福统领,彭玉麟副之。太平军首领林启荣,坚守九江六年,清军屡攻不克。咸丰八年(1858)三月,杨载福约水陆夹攻,激战三日,攻陷九江。清廷赏穿黄马褂。此后又在长江池州、南陵、安庆一线,屡战屡胜。同治元年(1862)八月,清廷诏杨载福入朝觐见。慈禧以载福的“载”字因与当时皇家字派犯讳,赐名岳斌。同治三年(1864),杨岳斌被授陕甘总督职。后因私下拆阅奏折等由,被革职留任,其职务由左宗棠接任。心灰意冷的杨岳斌,于同治六年(1867)获准卸任再次回到家乡乾州。
光绪元年(1875),清廷以“杨岳斌水师一切事宜最为熟悉”为由,“着其赴长江巡阅水师”。杨岳斌再次出山,历时三年,巡阅毕,向朝廷绘呈《长江江防全图》。此时,杨岳斌已行年五十有六,湘军将领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俱皆是三妻四妾,而唯独杨岳斌仅一发妻罗氏。慈禧得知,定要诏见罗氏。见来自湘西的大脚妇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老佛爷大喜,设宴款待,并赐罗氏为诰封一品夫人。(www.xing528.com)
光绪九年(1883),法军入侵台湾,清廷再次诏谕杨岳斌,命其招募军勇,抗击法军,保卫台湾。杨岳斌当即在湘西招募亲兵三百名,在辰州操演。光绪十年(1884)八月,基隆失陷,台北告急。杨岳斌急驰福建泉州,与钦差大臣左宗棠、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等要员,一同商讨援台事宜。鉴于法军用坚船利炮封锁海面,杨岳斌提出,不可强攻,只可智取。时清军以电报奏事,却常被法军截获。杨岳斌将计就计,故意将战船停在泉州海口,并电奏朝廷,请求延迟出兵,以此迷惑法军,而后在夜晚乘民船渡海。等到法军反应过来时,清军早已在埤南登陆,并迅速与台湾巡抚刘传铭会师,在杨岳斌的统一指挥下,将法军击溃。法军无奈而乞和。
晚年,杨岳斌告老回到乾州祖居地冲角营,并在那里建了一所义馆学堂。光绪十六年(1890),杨岳斌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