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则徐三涉五溪:清流映照忠臣名臣

林则徐三涉五溪:清流映照忠臣名臣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则徐的一生中,曾三次来到五溪地域。林则徐再涉沅水的十九天,风雨无阻,行程一千二百余里。林则徐三涉五溪是道光二十九年。六十五岁的林则徐,以多病之躯,从镇远沿水泛小舟而下,经由沅水抵达沅陵。三十年前,县令张时庵以纸索书,林则徐曾撰写楹帖一联相赠,文曰:“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而今,好山留不住归心似箭的林则徐,而五溪的清清流水,却永远映照着这位名臣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

林则徐三涉五溪:清流映照忠臣名臣

林则徐的一生中,曾三次来到五溪地域。

嘉庆二十四年(1819),林则徐被任命为云南主考官,取道沅水,前往昆明。他于五月初八日自北京启程,六月十五日抵达常德。十八日进入沅陵,到达地势险要的辰龙关。他有感而发,赋诗一首:“重重入翠微,六月已棉衣。曲磴远垂线,连岗深掩扉。路穿石罅出,云绕马蹄飞。栖鸟不敢下,岂徒行客稀。”他在一个叫马鞍塘的地方,与缅甸前来贡象的使节相遇。到达沅陵县城后,由于驿馆要接待云南伴随贡象之员,这位堂堂主考官只得下榻于县署后堂。二十六日凌晨,他到达今怀化市治所在的榆树湾。在这个水之滨的小市镇,他来到了故乡人在这里修建的福建会馆——天后宫,拜谒了妈祖,而后在邻近的杨公庙里小憩。他一路行程,经过芷江、晃州、玉屏、清溪等地,于七月初二日往镇远府城进发。他在日记中写道:“是日路甚险恶,上接千仞,下临重渊。闻雨后水发,尤不可行。兹以遇晴为幸。然此地告旱久矣,身虽行役,亦甚为盼泽也。”以苍生为念的林则徐,就这样时刻把百姓挂在心间。

道光十七年(1837),林则徐在湖广总督任内,前来湖南“阅视营伍,办理军政”。八月二十五日拂晓,他冒雨从新化烂草田出发,登老鹰坡,一上十五里,“石径逼窄,肩舆不能转身,多徒步而上”。这天,年过半百的林则徐在“傍高崖面临深渊,路窄如线”(均见《林则徐日记》)的山路上,步行了九十里,才下榻在溆浦最边远的山村两丫坪。到达溆浦,他接着从溆水注入沅水的大江口乘船至辰溪,再溯辰水而上,进入麻阳境内。他乘坐的麻阳船,在一个叫杨家湾的地方拉断了纤绳。为了不惊扰百姓,他就在小船上度过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乘船抵达麻阳岩门,然后由陆路凤凰、永绥(今花垣)、乾州(今吉首)、保靖、永顺等地校阅营伍。他在酉水上一种叫荔溪船的小舟上,度过了这年的重阳节。林则徐再涉沅水的十九天,风雨无阻,行程一千二百余里。白天,他或在途中,或校阅营伍。晚上,他便批阅署中发来的包封(公文),直至深夜。他在沿途各州、县,从来不接受宴请。即使是与当时湘西的最高军政长官——辰沅道尹王素园同餐,也只是“三人共饭”。他将这些都记录在他的日记中。这五溪的一路行程,留下了他清正廉明、劳碌奔波的佳话。(www.xing528.com)

林则徐三涉五溪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鸦片战争中力主抵御外侮的林则徐,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他被谪戍新疆。后来,才又被起用为陕甘总督,复调任云贵总督。这年,他从昆明任上告老还乡,再次取道沅水,返回福建老家。“五华山接点苍秋,卅年鸿泥两度留。”在一别三十年的镇远驿馆里,林则徐感慨万千,遂作《相见坡》一诗,寄给昆明的朋友:“恩叨再造愧兼圻,敢道抽簪学息机。壮志不随华发改,孱躯偏与素心违。霜侵病树怜秋叶,风劲边城澹夕晖。重镇岂宜容卧理,乞身泪满老臣衣。”六十五岁的林则徐,以多病之躯,从镇远沿水泛小舟而下,经由沅水抵达沅陵。他再次下榻县署后堂。三十年前,县令张时庵以纸索书,林则徐曾撰写楹帖一联相赠,文曰:“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而今,好山留不住归心似箭的林则徐,而五溪的清清流水,却永远映照着这位名臣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