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溪军情紧急,马援率军取道壶头山,大胜相单程部

五溪军情紧急,马援率军取道壶头山,大胜相单程部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溪军情如此紧急,伏波将军马援请缨征战。当时,军中有两种意见,权贵子弟耿舒主张走充县,而马援却决意取道壶头山,兵行险着,直插相单程部咽喉。马援的部队到达了青浪滩南岸的壶头山,大军驻扎在高坪、楠木坪、柳林汊一带。马援按兵不动,令军士居山洞避暑。无奈,马援令军士采集一种叫作麻颜苦的野草,治疗瘟病。马援在今沅陵县壶头山一带留下许多遗迹。人们说,那是在壶头山死难的马援部属的英灵,化作了滩头护航的乌鸦兵。

五溪军情紧急,马援率军取道壶头山,大胜相单程部

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沅陵一带大旱,百姓生活无着,而朝廷征敛却是有增无减。当地少数民族公推相单程为首领,揭竿而起,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他们惩治贪官,开仓济贫。五溪各地“蛮民”纷纷响应,义军达数万之众。光武帝派武威将军刘尚领兵万余,溯沅水而上,镇压义军。相单程知刘尚部缺少粮草,又不熟悉地形道路,于是屯聚守险,待尚军粮尽退兵时沿途截击,全歼尚军。建武二十四年(48),相单程攻下临沅(今常德)。光武帝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迎战,又被相军设伏击溃。五溪军情如此紧急,伏波将军马援请缨征战。

马援是光武帝倚重的大将,他一生戎马倥偬,先后灭隗嚣、破零羌、征交趾,封新息侯。当他请缨征战五溪时,已是六十二岁高龄。五溪山高水远,他能受得了这样的鞍马劳顿吗?光武帝犹豫再三,他却立了“以马革裹尸还葬”的誓愿,终得请缨成行。

马援领兵四万余人征讨相单程。建武二十五年(49)二月,军至临沅,相单程欲趁马援行军日久、人困马乏之机夜袭,马援早有所料,义军中计,陷入援军的包围圈,损失二千余人,被迫退守沅水青浪滩北岸的杨家寨、将军山一带。为了乘胜追击,摆在援军面前有两条进军路线。一是经壶头山,路近,但山高水险;一是经充县(今湖南桑植),路远,粮草难运,但路途平坦。当时,军中有两种意见,权贵子弟耿舒主张走充县,而马援却决意取道壶头山,兵行险着,直插相单程部咽喉。最后,由光武帝定夺,采纳了马援的进军路线。

马援的部队到达了青浪滩南岸的壶头山,大军驻扎在高坪、楠木坪、柳林汊一带。北岸相单程的起义军居高守隘,一日三次鸣金叫阵。时值六月酷暑,马援的北方士兵,难挨南方的高温。壶头山一带,有四十八座山洞遍布山崖。马援按兵不动,令军士居山洞避暑。不久后,瘟疫在山中蔓延,军士中多有染疾者,而山中缺医少药。无奈,马援令军士采集一种叫作麻颜苦的野草,治疗瘟病。奈无济于事。军中病死者甚众。马援不禁仰天长叹,写下了《武溪深行》:“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诗中“毒淫”,便是指的这场瘟病。《后汉书·马援传》曰:“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乃穿岸为室,以避炎气。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到后来,马援也死于这场瘟病,践行了他“马革裹尸”的壮志豪情。(www.xing528.com)

马援在今沅陵县壶头山一带留下许多遗迹。壶头山上,马援住过的山洞,被称为“马援洞”;有一条山中小溪,流向了沅水青浪滩,那里曾是大军放马料的地方,那溪边的村子便叫作马料溪。这一带的山里,到处生长着当年马援用来治疗瘟病的野草,只是人们不再将它叫作“麻颜苦”,而是称为“马援苦”了。

不知从何时起,沅水自今中方县铜湾镇以下河段,水上人奉马援为河神,包括其支流辰水、酉水在内的大小码头,无一例外地都建有伏波庙,供奉着伏波将军马援和他的夫人耿氏。其中以青浪滩边的伏波庙最为壮观。伏波庙前,每当船排下滩时,必有乌鸦凌空飞旋觅食。人们说,那是在壶头山死难的马援部属的英灵,化作了滩头护航的乌鸦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