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间,湘西有俚语:“泸溪的灯,乾州的春,浦市的龙船,凤凰的兵。”浦市曾作为湘西最繁华的水码头,向以龙舟闻名于世。十三省的客商遍布浦市的三街四十八巷,与周边的几十个少数民族村寨,通过千百年文化交融,结为庞大的龙舟共同体。
浦市龙舟源远流长,先是祭祀少数民族的龙图腾,后来又是凭吊行吟于沅湘之间的屈原。再后来,相传唐将尉迟恭驻军对岸江东寺操习水军,百姓效仿,造船比赛,相沿至今。
“年年龙舟节,寨寨制新船”。龙舟料以“偷”来为佳,并希望被主人发现,被追赶。认为这是竞渡时遥遥领先,被后船追赶的兆头。龙舟按照大小,依次为十二对艚、十六对艚、二十二对艚、二十四对艚不等。如二十四对艚需四十八个桡手,另有旗手、鼓手、锣手、艄公等等,总共需要六十人之多。浦市龙舟以村寨(家族)为单位组织。届时成年男子都必须参加,外出的人,也务必赶回来。
湘西各地的龙舟,通常是“船分五色”,一个村庄(家族),一个颜色。唯独浦市不同,即以红、白二旗为主,各有一个组合,每个组合各有二十余个村寨,即龙舟二十余只,二者势均力敌。其余黄、黑、花、五色旗等,只是些零散的船。所谓竞渡,实际上就是红旗船和白旗船的较量。若红旗胜,象征一年的生意兴隆;若白旗胜,则象征一年的五谷丰登。(www.xing528.com)
龙船五月初五下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全寨老少汇集河滩,摆好香案,焚香秉烛,献上三牲祭礼和粽子,身穿着红褂或白褂的桡手,打着麦秆火把,围船跑三圈,名曰“走火”。旗手主持祭祀,口中念念有词:“高坡大庙,低坡小庙,七十二庙,庙庙神旗,请上花船,得胜回来……”众人随即跟着旗手高呼三声“得胜回来!”祭祀完毕,龙舟敲锣打鼓,向着浦市的江面进发,其中浦溪的那只白旗龙舟,要一路放着黄烟而行。相传在很多年前,浦溪的白旗龙舟在竞渡中失利,村人垂头丧气,村中两曾姓姑娘为了鼓励大家,亲自上阵助威。对手龙舟上的年轻小伙看到漂亮姑娘顿时便分了神,而浦溪龙舟则士气大振,一举夺冠。输者不服,起哄嘲笑那两位姑娘。当时,女子是不能上龙舟的,姑娘无地自容,投江自尽了。从此以后,浦溪龙舟下水,沿途都要放黄烟,既有迷惑对手之意,也是为了纪念这两位为龙舟献身的姑娘。
浦市龙舟赛,没有裁判,没有航道,在龙舟下水期间,两只龙舟只要艚口相对,红白各异,鼓起桡落,随性而比。沅水河面开阔,水流湍急,水情复杂。浦市龙舟赛是横渡,相比在顺水、平湖比赛的其他地方,这里更有挑战性,是旗手、鼓手、桡手们展示本领和能力的最佳所在。因此,从五月初五到十五,江面上总是锣鼓声声,呐喊阵阵。红色的龙舟和白色的龙舟,一对一对,横渡沅水,奋力争先。两岸看龙舟的人们,更是乐此不疲。胜负对船手来说非常重要,要是男人们输了船,回到家里,妇女们把做好的饭菜都拿到田里倒掉,以示惩戒。五月十二这天,正逢浦市赶场,是龙舟竞渡的高潮,赶场的人们,都来看龙舟。嫁出去的姑娘,都来为娘家的龙舟捧场,把一匹匹红布,掸上娘家龙舟的船头。这天,盛况空前的浦市,有“满街糍粑全卖光,四方井水皆喝干”之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