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贵州黎平县的播阳河,流经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而后在该县的县溪镇附近,注入沅水的支流渠水。播阳河流域为侗族聚居区。善于歌唱的侗家人,一辈子都在歌声中度过。播阳河的龙舟,也因其与歌声相伴而独树一帜。
播阳河两岸的寨子,大都有渡口、渡船。平时,渡船是过河的工具,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各个寨子的渡船,都要擦拭得干干净净,变成了龙船,而后集中到一个叫寨头的村子,进行一年一度的竞渡和对歌。寨头处于播阳镇人烟稠密的地带,地点适中,河面宽阔,水流平缓,适宜于竞渡;这里两岸的一片开阔地,是男女对歌的好地方。这天,各个寨子的龙舟队,由寨中一个既会划船,又会唱歌的青年男子牵头组织。龙舟队一般为十二人,即打鼓、敲锣各一人,船头、船尾撑篙各一人,划桨八人。龙舟队员的着装,一律为白色对襟衣,青色长裤,头上扎着白包头。他们起早开船,沿着播阳河,或顺流,或逆水,来到寨头集中。
侗家人视龙舟为吉祥物,认为寨子里有船参与划龙舟,就可人丁兴旺,五谷丰登。青年男女则总是利用这一时机,在从各地前来观看龙舟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参赛的积极,观看的踊跃。参赛的龙舟,多时可达二十余条。观看者除了本地、本县的侗胞以外,有的还从邻近的贵州黎平、广西三江、湖南靖州等地赶来,多时可逾万人。早年,观看龙舟的侗胞,一律要穿家织侗布做的靛蓝色衣裳,以显示家中妇女的勤劳和智慧。人们穿的衣服或三件,或五件,有多至七件的,却只有里面的一件扣上纽扣,其余衣服依次敞开。各件衣服的布纽扣,必须在一条线上,以显示家中女人工艺的高超。姑娘们则要佩戴重达数斤的银饰,以显示家庭的富有。(www.xing528.com)
这天,划龙舟的后生最受青睐。在靛蓝色衣裳的海洋中,他们白色的着装格外显眼。开赛之前,龙舟在江中游弋,岸边的姑娘便开始与船上的后生对唱起来。姑娘们赞美后生划龙舟的荣耀,祝愿他们取得胜利;后生赞美姑娘们的美丽,并向她们发出到寨子里做客的邀请。本地的、外地的后生和姑娘,便开始在岸边的树荫下对起歌来。
寨头的龙舟竞渡,采取单循环的形式,即每次只有两条船在河中比赛。参赛的所有龙舟都要对赛一次。最后,看哪条龙舟胜的次数最多。竞渡开始,锣鼓喧天,铳炮动地。两岸人山人海,一片呐喊声,人们都为与自己相关的龙舟鼓劲助威。比赛结束,大家对胜负并无多计较。划龙舟的后生们下船,请远来的姑娘们登舟,到他们的寨子里做客。船小难以乘载,留下两名撑篙手,其余的后生们便步行回家。能装一船姑娘到寨子里做客,是后生们的荣耀。这天,寨头附近的几个村寨,家家户户都有远来的客人。人们都毫不吝惜,拿出酸鱼、酸肉,款待来客。席间,人们唱起酒歌。后生祝老人长寿,老人祝后生幸福。入夜,老人们知趣地上楼入睡。所有的寨子里,都摆起了两个歌堂。本地的后生,与外来的姑娘对歌;外来的姑娘,与本地的后生吟唱。歌声婉转,情意绵绵。通常是每位客人都要轮当一次主唱。这样,客人们便需要在一个寨子里做客三五天,多时竟达十天半月。爱情的种子,便在歌声的滋润中发芽。依依惜别时,后生们唱道:“对不住啊!来时用龙舟接你,去时要你步行,因为龙舟已经驶向了大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