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的侗乡苗寨,娃崽们从小便学习吹芦笙、跳芦笙舞。出色的芦笙手是令人仰慕的。人们从芦笙的吹奏中,体味人生的乐趣。在许多民间的社交活动中,芦笙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特殊语言。五溪芦笙舞蹈形式多样。在贵州黎平、湖南通道,吹笙舞蹈者限于男子。而在贵州台江、湖南靖州,男子吹笙舞蹈,女子亦随之伴舞。流传至今,各地芦笙依然保持着它古朴的风格和广泛的群众性。
苗、侗吹笙舞蹈的时间,都是在秋收以后到第二年春耕大忙之前。有“蛤蟆开口,芦笙封口”的说法。乾隆《直隶靖州志·风土》载:“每于正月内,男女成群吹芦笙,各寨游戏,彼此往来,名曰‘踏歌堂’,一月皆然。中秋节,男女相邀,成群赛芦笙,唱歌震山谷。”便说的是这种农闲的活动。文中所述“各寨游戏,彼此往来”,指的是一种称为“月也”的民间活动,即村寨间的相互走访做客。旧时,芦笙队是一个村寨兴旺的标志。“月也”时,必然会带着芦笙队同行。这种活动大多是夜间出行。人们是去做客,同时也是前去赛芦笙。(www.xing528.com)
芦笙队出发前,芦笙手必须以土布衣着装。早年,即或是买得起“洋布衣”的富户,也必须身穿靛青色的土布,或三件,或五件,或七件,最多有穿到九件。穿着时,仅最里面的一件扣拢,其余各件依次相迭敞开,外束腰带,使各层衣服的布纽扣排列在一条线上,以此来显示家中妇女的心灵手巧。伴芦笙舞蹈的姑娘,都盛装打扮,以佩戴银饰多者为荣。富有者,所戴银饰的重量竟达四五十斤。芦笙队里芦笙王的吹奏者,身穿祖传的芦笙服。他作为领队,负责整个芦笙队的调摆。什么时候吹什么曲子,都得听他的指挥。队伍集合时,要吹集合曲[东井];队伍出发时,要吹[东拜];芦笙队行进途中,常常要吹起[东打],邀约邻寨的芦笙队同往;途中经过某寨时,要吹起[依姆钦达](汉译为“借路过”),表示友好;到达客寨,通知对方的曲子叫作[东老]。这时,主寨的芦笙队,要吹奏一首名叫《引轮》(汉译为“引笙”)的曲子出迎。主寨的姑娘们都要提着玻璃罩的小方灯,在路的两旁姗姗而行,挨个儿照着客寨芦笙手的脸,以此表示礼仪。客队在主队的引领下,吹着芦笙进入村寨鼓楼坪。双方合奏的曲子,叫作[轮老当](汉译为“笙进堂”)。鼓楼坪里,早已摆放着热乎乎、香喷喷的油茶。客人吃过油茶,以一曲[谢情曲]表示感谢。“踩堂”开始,同吹[轮斗](汉译为“斗笙”)。早年,在“踩堂”的过程中,所吹曲调必须按照顺序,规定得非常严格。后来出现简化,演奏的乐曲一般都只有三首了,即[梅夸得][轮吞][逞轮克]。在姑娘们繁星般灯光的照耀下,双方的芦笙队,在夜色中轮番吹奏舞蹈。客队后生吹奏的芦笙上,往往都插有小树枝。提着小方灯的姑娘,若是看中了对方,便将树枝抽走,表示对吹笙后生的爱慕。这时,芦笙成了爱情的媒介。“踩堂”结束,双方列队吹奏。主队吹[失迎曲],表示招待不周的歉意;客队吹[赞誉曲],表示对主人的称赞和感谢。“踩堂”结束,客队吹奏起名为[同票]的告别曲,离开寨子。主寨的芦笙队吹笙相送。最后,双方同吹一首叫作[款些](汉译为“再见”)的芦笙曲,依依惜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