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芦笙舞,是在民间祭祀活动中进行的。那时候,跳芦笙舞只有男性参加。活动的时间,在每年的春节期间,或春耕大忙到来之前。届时,舞者头缠白巾,一边插银首饰,一边插野鸡毛,上穿绣着团花的背挂,下着缀有红、黄、蓝、绿、白各色布条的裙子,裙子的下摆系着鸡毛。领舞者身披红毡,背有红纸伞,怀揣罗盘引路,其后是装扮成女神萨岁的吹笙舞者。众多的吹笙者紧随其后。舞蹈时,领舞者居中,其余的舞者围成圈,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方位,在地上写出文字。领舞者打红伞舞蹈,扫腿转圈,以踏至“子”字为吉利。因此,这种芦笙舞又叫作“踩子舞”“踩罗盘”。芦笙吹奏的乐曲叫作《十二时曲》。内容表达的是十二个月的农事,意在祈求这一年的五谷丰登。
清代,靖州县藕团乡四个村寨的苗、侗群众,曾在一个叫九卢冲的山坳上,开辟了一个芦笙场。每年的正月十五(为祈求风调雨顺)、七月十五(为报答地脉龙神)、十月十五(为共庆五谷丰登),四乡八里苗、侗群众的芦笙队,都要到这里“踩芦笙堂”。久而久之,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民国四年(1915),众人合议,在芦笙场上竖立了一块石碑,碑文开宗明义说道:“盖闻上古立极制笙,众物贯地而生也,春祈以应气候而万物发生,秋报以享上帝而五谷丰收,垂流于后矣。余等效上古之德,以酹天地之恩。想我四寨共辟芦笙场以来,众等虔备香蜡、斋供、豚牛敬献,数千余年,岂可一旦而废古人之风乎?从今以后,众等同设禁律,勒石流芳。各寨不论贫富男女,务要赴芦笙场吹笙歌舞,庶几不失上古之礼。如有一寨未至者,众等公罚。凡敬神一切费用,是日当面交清,不准欠分文,以及为首不得隐瞒暗骗,至后查出,即照律罚处。自禁以后,同心恭敬。神赐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共享升平之福矣!”(www.xing528.com)
九卢冲芦笙场,每年三次踩芦笙堂,其中以七月十五“尝新节”最为热闹。届时,除了这四个村寨的芦笙队必定到场以外,附近的村寨,甚至邻近的通道,乃至贵州黎平、天柱的苗侗乡亲,都要派出芦笙队,跋山涉水,前来共襄盛举。这些村寨的芦笙队,抬着整头的肥猪,摆上香案,例行祭祀。祭毕,将肥猪分成若干份,每户一份。芦笙踩堂开始,每个芦笙队都以“芦笙王”为前导,进入芦笙场。“芦笙王”上悬挂着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字样的绸布,格外显眼。鞭炮声中,“芦笙王”相互问候致意。芦笙踩堂开始。先由主队舞者吹笙绕场地走成一个圆圈。接着,另一队舞者吹笙绕在主队的外围,成一个大圆圈。芦笙队来得多的年份,这样层层加大的圆圈可多达九层。这时候,芦笙场早已是人山人海,姑娘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佩戴着耀眼的银饰,为吹笙的舞者加油。山坳上的芦笙场,上千把芦笙同声吹响,巨大的声响,在群山间回荡,令人振奋。那围成一层层圆圈的舞者,神情专注地吹着芦笙,踩着芦笙曲的节拍,在有规律的摇摆和移步中,翩翩起舞,场面极为壮观。在这样的场合,所有的舞者都在奋力吹笙。民间有俗,芦笙吹得越响,才能惊动地脉龙神。地脉龙神高兴,来年就会赐给人间更好的收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