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文物。铜鼓在史籍中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好骑,善别名马,征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建武二十四年(48),马援六十二岁时请征五溪,病故在沅陵县的壶头山。历史上出现在五溪地域的大量铜鼓,与这位东汉名将之间是否存在渊源,尚待查考。
马援征交趾得的是骆越铜鼓,五溪的侗族便是骆越的后裔。五溪应是铜鼓的故乡。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境内,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古铜矿遗址。源远流长的铜矿采掘业,为铜鼓的铸造提供了条件。《宋史·蛮夷传》记载:“乾德四年(966)……下溪州刺史田思迁以铜鼓、虎皮、麝脐来贡。”下溪州在今湘西永顺县王村、罗依溪一带。一般说来,少数民族向封建王朝献纳的贡品,均为当地产物。下溪州的铜鼓就应该是当地铸造的。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记述:“溪蛮爱铜鼓甚于金玉。模取鼓文,以腊刻板印布,入靛缸浸染,名‘点蜡幔’。”五溪人对于铜鼓如此看重,把它作为贡物顺理成章。八百多年过去了,古老铜鼓的图案,在麻阳苗家蜡染的印花布上,还仍然可以找到踪迹。由于历史烟云布下的雾幛,古代五溪人铸造铜鼓的情形,已经无从知晓了。
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地的江流中,屡屡发现古人遗留下来的铜鼓,五溪亦不例外。“麻阳有铜鼓,盖江水中掘得,如大钟,长筒,三十六乳,重百余斤,其文环以甲士,中空无底。”(见《溪蛮丛笑》)民间传说,铜鼓沉入水底,是马援、诸葛亮征蛮时所为。即将铜鼓置于激流中,让水冲击铜鼓发出轰鸣,可使土人误认为是千军万马。清人梁章矩《铜鼓联吟集》中,有“旧闻新息镇水底,舂涛能使蛮僚惊”之句。诗中“新息”即新息侯马援。麻阳江中的铜鼓,果真是马援布下的迷魂阵么?这只能是令人难解的千古之谜了。(www.xing528.com)
在许多古代文献里,都将铜鼓归属于“蛮夷乐器”。在五溪,许多地方的地名都以铜鼓命名,如锦屏县的铜鼓镇、凯里市的铜鼓村等等。铜鼓是被当地少数民族当作乐器使用的。清乾隆《皇朝通典》亦载:“湖南苗,亲戚宴会以瓠笙、铜鼓为乐。”今湘西苗区,仍流行一种称为“猴儿鼓”的击鼓歌舞,击鼓时,鼓面直立。早年,用的是大铜鼓。后因铜鼓渐少,才改用牛皮大木鼓。至今仍然以铜鼓奏乐进行祭祀活动的,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人。他们有一种以铜鼓为标志的,称为“鼓社”的原始型社会组织。他们称铜鼓为祖鼓。由村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老担任“鼓首”,负责平日铜鼓的供奉和保管。在每十三年进行一次的“鼓社祭”中,全寨人要聚集在一起,由“鼓首”轻敲铜鼓三声,唤醒祖先的灵魂……
铜鼓,作为五溪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埋藏在地下的铜鼓,得以重见天日。1980年,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林冲乡,就曾出土过一面铜鼓,今为怀化博物馆所收藏。一些民间传世的铜鼓,现仍在发挥着它固有的作用,为五溪的铜鼓研究,提供着不可多得的例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