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巫风盛行。各地巫师在冲傩还愿时,要演唱各种名目的傩戏。傩戏戴着面具演唱,敷演的都是阴间的神鬼故事,故又有“阴戏”之称。终年演唱神鬼故事的巫师们,自感他们的演出过于重复、单调,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巫师们便开始将阳间的世俗故事也编成戏剧。这些戏不戴面具,而采取涂面化妆演唱。这便是巫师们后来演唱的“阳戏”。阳戏、阴戏(傩戏),后来又加上花灯歌舞,使巫师班的酬神演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称这种演唱格局为“阳、花、傩”。
五溪的阳戏按地域划分,可分为南路阳戏和北路阳戏。南路阳戏又称“上河阳戏”,流行于沅水上游的湖南黔阳、会同、靖州,贵州天柱、锦屏等地。北路阳戏则包括辰河阳戏,流行于沅水中游的沅陵、辰溪、凤凰等地;白河阳戏,流行于白河,即酉水流域的永顺、保靖、古丈等地。各地阳戏使用不同的当地方言,剧目大同小异,只是唱腔各有不同。历史上,各地阳戏名角辈出,深受群众喜爱。黔阳县有位名叫李法锦的巫师,因为在《刘海砍樵》一剧中扮演的刘海最为出色,人们便称呼他为“刘海”,原来的真名,反而无人知晓了。
阳戏最有特色的剧目,是小旦、小丑演唱的“两小戏”和小旦、小生、小丑演唱的“三小戏”。这些剧目大多以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为题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传统阳戏剧目大多是喜剧。载歌载舞、幽默风趣的《盘花》,是两小戏的代表剧目,20世纪50年代曾风靡一时。三小戏《南山耕田》情趣盎然,展示的人物角色居然是一个吃红薯的皇帝,看起来荒诞不经,细细品味却又合情合理。阳戏的音乐唱腔,曲调多为上下句反复结构。南路阳戏曲牌男女分腔,北路阳戏曲牌则男女同腔。阳戏的主要伴奏乐器称为“瓮琴”,由艺人自制,以小而长的竹筒蒙以蛇皮,声音略带瓮声,故称之。阳戏的表演艺术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其中以“两小戏”中的小丑、小旦最有特色。其代表性身段,小丑有“满台窜”“半边月”“三步半”等;小旦有“扯四门”“驾妖风”“边鱼上滩”“双后种油麻”“风摆杨柳”“斑鸠揽豆”等。艺人们把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动作加以艺术化的处理,运用到表演中,如《南山耕田》中的耕田,《王木匠打嫁妆》中的做木匠活,《鸟莺晒鞋》中的绣花,《龚裁缝连衣》中的裁衣,《捡田螺》中的捡田螺,《南山扯笋》中的扯笋,《老龚舂碓》中的舂碓,《三宝舞龙》中的舞板凳龙等,都形象逼真,生动活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伴生于巫傩的阳戏,长期与花灯歌舞同台演出,相互借鉴与交流。在许多阳戏剧目里,都伴有花灯歌舞,为阳戏的表演艺术增色不少。(www.xing528.com)
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阳戏开始逐渐与巫师班剥离,成为独立的民间小戏剧种。各地纷纷建立职业或半职业的阳戏班社。阳戏艺人为了赢得更多的观众,开始编演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大型剧目,如《贫富上寿》《猿猴戏梅》《拷打金银》等。同时还把一些适合阳戏演唱的辰河高腔剧目,如《吊妆楼》《掉白扇》移植为阳戏。阳戏也随之成为既有“两小戏”“三小戏”,也有大型本戏的剧种。一些阳戏艺人,如辰溪县的唐玉清等,后来转演辰河高腔,成为名角。同时,阳戏在群众中也得到空前普及,不论市镇与乡村,能哼唱几句阳戏的人比比皆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