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桂、黔三省(自治区)毗连的侗族地区,流行着一种以侗语演唱的地方戏曲——侗戏。
用侗语演唱的侗戏,是在清道光初年,由贵州黎平县腊洞廪生、著名歌师吴文彩所创造的,先是在黎平、从江、榕江一带侗族地区流行。光绪元年(1875),由黎平水口传入广西三江,1954年,原属广西三江的阳烂等村落由广西划拨归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自此,侗戏在湖南通道得到广泛传播。
清代,贵州侗区出产的木材水运到湖南出卖,大批排工放排到湖南洪江、靖州。在那里看到辰河高腔和阳戏。后来,又把辰河高腔和阳戏引到侗区。吴文彩创造的侗戏,参照了辰河高腔和阳戏。至今在侗戏中,保留着许多辰河高腔和阳戏的痕迹。
吴文彩所创侗戏最初的剧目,是《李旦凤姣》和《梅良玉》。很显然是受到了辰河高腔内容相同的剧目《朱砂印》和《二度梅》的影响。后来,侗戏才逐渐开始演绎本民族的故事,同时也继续演绎汉族的故事。演绎本民族故事的剧目,多由民间故事或琵琶歌改编,有《珠郎娘美》《刘美》《秀银吉妹》等五十余出;演绎汉族故事的剧目,多由汉族戏曲和传奇小说改编,除了《李旦凤姣》《梅良玉》以外,还有《梁山伯祝英台》《毛宏玉英》《刘志远》等四十余出。演唱汉族题材的剧目时,为了让观众容易接受,常常会做一些侗族化的处理。如《梁山伯祝英台》的“十八相送”一场,就改成了侗族的对唱山歌。侗戏的唱词,吸收了侗族琵琶歌、大歌的押韵格式,即除了押“尾韵”以外,还要在唱词中间押韵,称为“腰韵”。还有一种“连环韵”(又称“叠韵”),即前句的最后一字,要与后句的第一字押韵。侗族人常对这种押韵方式,习以为常,驾轻就熟,张口就来。(www.xing528.com)
侗戏的唱腔,主要有[平腔][哭腔]和[仙腔]。[平腔]一般用于人物叙事、抒情和对唱的唱段,曲调与阳戏的“七字句”大同小异;[哭腔]用于剧中人悲痛时的唱段;[仙腔]是仙人专用的唱腔。另有唱腔[哟嗬咿]([尾声])用于唱段结尾及热闹的场面。根据剧情需要,也采用山歌、琵琶歌、多耶等民间歌曲作为唱腔。伴奏乐器主要是胡琴。有时候还加入侗笛、侗琵琶、牛腿琴和芦笙。打击乐则有鼓、锣、钹、小锣和竹课子。
早年,每个侗戏班都必须有一位戏师。这些戏师通常是当地著名的歌师或琵琶歌手。他是侗戏班的灵魂。他对演出的所有剧目的剧情、剧本的结构、内容都了然于胸,演员演唱的每一句唱词,都是他的即兴创作。演出时,戏台上有一个绸布做的戏帘,戏师坐在帘后,演员在前台表演。届时,戏师在戏帘后提一句词,演员便在戏台上来回走着“∞”字,根据戏师的提词,一句一句地演唱。高明的戏师,把每句唱词都编得合辙押韵,形象而生动,加上又是用侗语演唱,观众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这种戏师在戏帘后提词的演唱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来,由于年长月久,一些剧目中的唱词,经过多年的演唱,很多都已经固定了下来,早已为观众所熟知,加之侗族人与外界接触增多,欣赏水平提高了,觉得这是一种落后的方式,戏帘便也就渐渐从侗戏的戏台上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