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戏西移,辰河高腔,《五溪漫话》一书成果!

南戏西移,辰河高腔,《五溪漫话》一书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旧时,辰州是这一带的政治、文化中心,“辰河”便成为这一地域的泛称。这里流行的高腔戏,便叫作辰河高腔。早期的辰河高腔,主要是在祭祀活动中搬演目连戏。清乾隆以后,辰河高腔配合宗教祭祀的演唱活动,已极为普及。辰河高腔剧目丰富。辰河高腔在浦市官话的基础上,提炼而形成舞台语言。中国戏曲这种最古老的传统度曲方法,现今仅存于辰河高腔。

南戏西移,辰河高腔,《五溪漫话》一书成果!

五溪,包括沅水中上游广大地域。旧时,辰州是这一带的政治、文化中心,“辰河”便成为这一地域的泛称。这里流行的高腔戏,便叫作辰河高腔。它的表演形式,除了高台班(舞台演出)以外,还有矮台班(木偶演出)和围鼓堂(坐唱)。

辰河高腔源于古老南戏四大声腔中的弋阳腔。弋阳腔源出江西弋阳。明初,大量江西移民进入五溪地域,带来了弋阳腔。弋阳腔经过与当地的语言、民歌、号子、傩腔及宗教音乐长期融合,形成了辰河高腔。早期的辰河高腔,主要是在祭祀活动中搬演目连戏。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泸溪县浦市镇,是明代至清中叶五溪地域最大的商业口岸,也是辰河高腔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地。清乾隆以后,辰河高腔配合宗教祭祀的演唱活动,已极为普及。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记载了当时的状况:“秋成岁稔,民聚钱建醮。或演傀儡,或集优人作剧以酬神。”与此同时,沅水上游的洪江,作为新兴的商业口岸,街巷纵横,会馆林立,号称“七冲八巷九条街,四十八个半戏台”,为辰河高腔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地的高腔班云集洪江。码头上高腔戏锣鼓声此起彼伏。嘉庆十四年(1809),洪江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梨园会馆——老郎庙。

旧时,辰河戏班的演出形式有:①大愿戏,即万人缘大戏,地方民众为酬天答地,保佑乡民清吉平安而筹办的酬神演唱;②小愿戏,即某村、某家的许愿祈福演唱;③神会戏,即神庙、会馆的酬神演唱;④堂会戏,即官绅、富户红白喜事举办的演唱;⑤卖戏,即在戏园的售票演出。

辰河高腔剧目丰富。艺人称《目连》为“戏娘”,是大愿戏的必演剧目。根据明清传奇搬演的苏(《黄金印》中苏秦)、刘(《大红袍》中刘知远)、潘(《一品忠》中潘葛)、伯(《琵琶记》中蔡伯喈),是它的四大本看家戏。《天开榜》《古玉杯》《金盆捞月》等剧目,为其他剧种少见。《三闯·挡夏》《装疯·跳锅》《抢棍》等剧目富有特色。(www.xing528.com)

辰河高腔在浦市官话的基础上,提炼而形成舞台语言。音乐为曲牌连缀体。曲牌中常有转调,称“犯腔”,自然和谐。曲牌运用,艺人有“走路[驻云飞],奏本[玉芙蓉],发气[风入松],开打[混江龙]”的说法。在艺人中,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圈腔点板”度曲法。艺人根据唱词旁边的不同圈、点,便可行腔自如。中国戏曲这种最古老的传统度曲方法,现今仅存于辰河高腔。早期的辰河高腔,采用人声帮腔,约自道光年间开始,逐步改变为唢呐帮腔,形成了不同于其他高腔的显著特点。

早年,辰河高腔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外、副、末、贴八行,艺人亦自称“八角子弟”。清末民初以来,逐步归纳为生、旦、净、丑四行。它的表演艺术朴实无华,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在武戏中,则融汇了民间武术的招式。辰河艺人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区分地域,形成了四条各具艺术风格的“路子”,即以浦市为中心的下河路子,注重唱功,唱腔委婉动听,称“浦腔浦调”;以溆浦为中心的中河路子,艺人多出身于矮台班,表演粗犷,山野味浓重;以洪江为中心的上河路子,因艺人多为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实,艺术严谨规范;以永顺王村为中心的白河路子,戏班兼唱高台和矮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