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便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在中国古老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中,东方为木,青色;南方为火,红色;西方为金,白色;北方为水,黑色;中央为土,黄色。土的位置在中央,又是至高无上的黄色,可见其地位的重要。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将这种崇拜人格化,于是便产生了土地神。中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出现以后,土地神被称为“地祇”“后土”和“社神”,纳入了国家祀典中。五溪是炎帝神农的故地,五千多年前就进入了农耕社会,为土地神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这里极有特色的土地神和土地庙,由此产生。
五溪土地神的名目,有的冠以他管辖的范围,如当坊土地、田头土地、坳头土地、桥梁土地、菜园土地、牛栏土地等;有的则冠以他管辖的具体事项,如送子土地、扫台土地、长生土地、兴隆土地等。这里的土地庙,无一例外都是一米见方的小祠。小祠的建筑,有的极考究:或是石板砌成,石板上雕刻精致;或是砖木建筑,粉墙上饰以彩绘。有的则极简陋:或以乱石垒砌,或以岩穴、树洞为庙。在村寨,在山野,土地庙到处都可以见到。在五溪名目众多的祠庙中,就数量而言,土地庙堪称诸庙之冠。
五溪人对土地神的崇拜,首先表现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农事必须动土,动土必有对土地神的祭赛。这些祭赛,大多是采取在劳作中击鼓唱歌的方式进行。通过击鼓歌唱,祈求土地神的庇佑与恩赐,同时也可以增添人们劳作时的愉悦,并提高劳作的效率。在土家族聚居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地,人们挖土劳作时,由一人领唱,众人帮和,唱《挖土锣鼓歌》。内容包括“开声”“请神”“扬歌”“送神”四个部分。其中“开声”是引子,“请神”是请土地神,“扬歌”唱的是土家族的历史传说,“送神”则是送土地神。在瑶、汉杂处的辰溪县黄溪口一带,人们插秧时,要唱《打鼓插秧歌》敬土地神。内容包括“开鼓”“封禁”和“送歌”。其中“开鼓”为宣诵神祠,“封禁”和“送歌”分别为迎送土地神的歌唱。在怀化、芷江、麻阳、新晃一带的侗族、苗族地区,人们薅秧时,有一种《打鼓薅秧歌》的祭赛。其中关于土地神的内容,有“请神”“安神”和“送神”。中间夹唱情歌和有问有答包罗万象的盘歌。辰溪、溆浦交界的罗子山区,雪峰山中的隆回虎形山区,都是瑶族的聚居地。瑶胞在每年垦复油茶林时,要通过喊唱《茶山号子》的方式,祭祀土地神。众人在油茶林中一字儿排开,鼓手击鼓喊唱号子,众人随声帮和,并按照号子的节奏挖山。《茶山号子》声音极其高亢,有非常特殊的演唱风格,因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上述种种情形,早年极为流行,随处可见,至今还间或可以看到。(www.xing528.com)
“梅山教”是猎人信奉的一种原始宗教,也加入土地神崇拜的行列。他们宣称,山中所有的野兽,都是山神土地豢养的。要想从山中得到猎物,得与土地神打好商量,进山时必须作法“和土地”。若是迟迟得不到猎物,他们便怪罪起土地神来,遂作法“拿土地”,甚至是“枷土地”了。
这里的村寨都有当坊土地庙。每座土地庙都有它的管辖范围。人们按地域组成土地会,在每年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的那天,组织酬庆活动。届时延请巫师作法敬神,并搬演傩戏或辰河高腔木偶戏。入夜,乡人聚饮,称为“吃土地会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