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3世纪的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见闻录》中,曾把中国桐油灰抹船的妙法,介绍到了西方。早年中国的桐油市场,是川油一统天下。洪江加工出产的“洪油”出现之后,局面才发生了改变。清末,沅水流域出产的桐油,几乎占全国产量的一半。
“洪油”加工工艺的形成有二说。一说是在嘉庆某年,小对河的一间桐籽仓库失火,有些桐籽没有完全烧坏,油商觉得弃之可惜,仍然用来上榨加工,榨出桐油的质量竟比平常的还好。根据这个原理,不断改进工艺,产生了“洪油”。另一说是洪江油商在“秀油”(四川秀山加工的桐油)的基础上,改良配料和炼制方法。即桐油榨出来以后,还增加了一道炼油的工序,产生了“洪油”。“洪油”质地透明、浓重,呈金黄色,气味芳香,终年保持流体状态,虽寒冬亦不凝固,是桐油中的上品。用桐油、石灰、苎麻拌和锤制而成的油灰,为木船制造时所必备;行驶在长江、大运河乃至东海、黄海数不清的木船,为了防腐保固,每年都必须用桐油涂刷两次。“洪油”以其品质上乘,多被买家推为首选。东海盐田数量众多的采盐船,只有用“洪油”涂刷,船底才可免受海水中螺、蚌、藻类的附着。
“洪油”的品牌效应,使其名声大振,走俏市场。油商们每年春天从汉口、常德运来棉花、布匹和粮食,赊销给各地桐农。秋天,桐农以桐籽或桐油偿还。油号老板将各地收购到的桐籽,有的就地加工,有的运到洪江榨炼,制成高品质的“洪油”。油号老板除了在洪江坐庄以外,还在长江沿线的汉口、芜湖、南京、镇江、上海分设庄号,从事经营活动。其中最重要的经销地是镇江。清末民初,洪油商家分为“西帮”和“邵伯帮”两大派系。西帮即江西油商,资金最为雄厚;邵伯为江苏省江都县邵伯镇,其地处大运河东岸,扼邵伯湖出口。邵伯油商不但在长江沿岸销售“洪油”,还把生意做到了大运河流域。“洪油”销售的季节,分春销、伏销和秋销,其中以伏销为最旺。清末民初,是洪油业的鼎盛时期,年销售量达七百万公斤。那时候,洪江的货币流通量和税收都是仅次于长沙,列全省第二。(www.xing528.com)
早年,欧美地区以亚麻仁油作为制作油漆的原料。后来发现,用桐油制作的油漆质量更好,且成本低廉。当时,欧洲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油漆的需求量大增。从光绪二年(1876)开始,中国桐油进入欧美市场。中国油商在汉口、镇江等地,通过洋行与外商进行交易。20世纪初叶,桐油曾一度取代丝绸,位列我国出口产品之首。由于桐油的出口地欧美和日本,纬度都比中国的桐油出产地的纬度高,桐油的防冻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没有经过熬炼的桐油,冬天常有凝固冻坏的情况发生。“洪油”以其冬天不凝固,可抵御冻害的特有品质,受到外商的特别青睐,成为外商采购的首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长江流域和大运河的木帆船,逐渐为铁壳船所替代,桐油失去了最主要的市场,这一产业也就无可奈何地走向了衰落。洪江桐油在历经了两百多年的辉煌之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因桐油而诞生的古商城,却永远留在了沅水之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