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商品,除了丝绸、瓷器、茶叶以外,就要数桐油了。前三者都属于生活资料,而桐油则属于生产资料,即工业原料。就出口的码洋而言,在清末民初的一段时间里,桐油还曾经取代丝绸,位居第一。1938年,经过驻美大使胡适的周旋,国民政府获得了美国的第一笔贷款二千五百万美元,用于滇缅公路的修建和购买运送美援物资的汽车,就是用中国外销的桐油作为抵押的,故此协议又称为“桐油贷款协议”。偌大的中国,拿得出手作为抵押的货物,竟然是桐油,足见桐油在中国当时的经济地位。而说起那一历史时期的桐油,就必然要说到湘西出产的桐油,特别是洪江的“洪油”。
湘西大规模种植桐树,始自清康熙初年,即17世纪中叶。大批桐树结实,桐油产业形成,催生了洪江古商城。早年的桐油,行销于长江中下游,其用途主要是制作油灰,造船时填堵新船缝隙。当时,航行于长江、大运河、黄海、东海的木船,为了防腐,每年都要用桐油涂抹两次。通过洪江集散的桐油,是不愁销路的。到了19世纪末,出现了新的情况,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油漆的需求量猛增,用于制作油漆的亚麻仁油供不应求。一位叫特鲁兹的法国人,发现桐油有强烈的干燥性,做出的油漆质量更好。于是,自光绪二年(1876)开始,欧美从中国大量进口桐油。在中国众多的桐油品牌中,“洪油”脱颖而出,成为外商的首选。
“洪油”在市场走俏,是因为它改进了旧有的工艺,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以往,各地生产桐油,都是把采来的桐籽通过油榨坊将桐油榨出,形成成品,洪江也是如此。相传,某次会同县一位姓萧的客商,买了一批桐籽囤放在洪江小对河,库房不慎失火,把囤放的桐籽都烧焦了。油号无奈,只得用烧焦了的桐籽榨油,出乎意料的是,质量竟然出奇的好。此后,聪明的工匠们受此启发,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创造了独特的洪油生产工艺:其一,将桐籽烘干,碾成粉末,以桐籽粉一百斤,掺兑桐油二十斤,放在烧木柴的灶锅中翻炒至黄黑色,垫以稻草,以特制铁箍箍成饼形,放油榨中压榨。榨出来的油称为“梓油”。其二,将“梓油”的榨油枯饼碾碎成粉末,掺兑桐油八十斤,在灶锅中如前法炒、榨,得出来的油称为“洗油”。其三,从农村购来桐农自榨的“乌油”。桐农为了增加油的光泽度,常常在其中掺兑些许松脂油,成为“乌油”。其四,工匠们以“梓油”百分之三十五、“洗油”百分之五十五、“乌油”百分之十的比例掺兑,把混合物置于烧油枯饼的灶火上熬炼。这时,不能烧木柴,因为烧木柴的火时大时小,而烧油枯饼的火,必须一直是一般大小,这样才便于掌握。一直要熬炼到锅中的油香起了板栗味,负责质量检验的“签子客”用竹签将锅中的油挑起,油呈悬布状,称之为“扯旗”。合格的“洪油”由此形成。(www.xing528.com)
“洪油”气味芳香,光泽度、黏稠度极佳,以“洪油”涂抹器具,可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特别是它还增加了耐冻度。没有经过熬炼的桐油,一遇严寒,立即冻成了发糕状,“洪油”却安然无恙。欧洲的纬度较中国桐油的出产地的纬度高,冬季温度低,因此,耐冻的“洪油”成为外商的首选。可以这样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洪江出产的“洪油”,堪称桐油市场之翘楚。在中国的整个经济版图上,“洪油”就这样占有了一席之地。对此,五溪人足可以引以为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