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林农对于木材的采伐和运输,数百年间,沿袭着一套古老的作业方式,闪烁着林农智慧的光芒。
五溪地域山高坡陡,所产杉条、木材通长,陆路运输极为艰难。若是小批量,以肩抬扛,称为“抬撬”,即由众多的“棚夫”(对扛木人的称呼),抬扛着长达五六丈的杉条,在崎岖的山间羊肠小道上行进。抬撬时,棚夫视情况在杉条上捆绑相应数量的“撬块”,每根撬块由两人抬扛。行进时,所有棚夫的双脚,都必须踩在一条线上,以适应狭窄的山路。抬撬队伍的最前面,有一人面对杉条,负责指挥和调度,称为“龙须”;杉条的前后,各有一人直接抬扛,前者称为“霸顶”,后者称为“尾梢”。前者必须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力士,后者则要有控制杉条因弯路而发生摇摆的能力。
人工营造的杉林称为“整山木”。逢大量的整山木采伐时,棚夫们便在山中架设木桩,再铺搭去皮的杉条,扎成“拖厢”,完成木材的陆路运输。这种形似天桥的设施,将高低不平的弯曲山路,变成了平坦通直的通途。有的拖厢前后衔接,长达数十里。棚夫们以绳缆将杉条拖拉于拖厢之上,直至溪河之滨。拉木时,棚夫们为了动作协调,由一人领唱,众人帮和,高唱“拉木号子”:“虎要下山打个滚,龙要入海翻个身……”伴随着木材在拖厢上行进,雄浑与苍凉的号子声响彻山中,场面极为壮观。
在现代交通尚未开发时,这里木材的外运,靠的都是沅水及其支流。木材经过抬撬和拖厢,被搬运到溪河。在条木的前端凿成“水眼”,用硬木棍及篾缆串联,编扎成五至八根条木的“小挂”,等待山洪暴发,抢运到各自的集中地,再行拼联。清水江、渠水、巫水上拼联后的木排,以清水江的“苗排”数量最大,也编扎得最讲究。苗排上搭建有供排工歇宿的工棚,称为“野鸡棚”。苗排由西向东行驶,野鸡棚的敞口朝前,面向东方,可以避免西晒。各地木排到达洪江,再一次拼联、编扎的木排,称为“洪头”。洪头由五层木排构成,宽约十米,长约二十米。两块为一联。通常是两联拼接,长达八十米。拼联木排时,要用各种粗细不一的竹编排缆。粗排缆粗如碗口,细排缆则比小手指还要细。旧时,洪江的沅水边,建有高高的编缆棚,数百人常年在那里用竹篾编织排缆。排工用排缆编排时,要根据不同的程序,喊唱不同的“编排号子”,声音高亢,震撼人心。编扎成的洪头是由南向北行驶的。木排上的野鸡棚,敞口朝后,可以避免灌北风。洪头顺沅水而下,至桃源陬市,后又至常德河袱,再连接成长达两百米的“蓝筏”,而后进入洞庭湖。木排到了岳阳,再将筏身加宽到四十米,而筏长则缩短为一百二十米,称为“大筏”。巨大的木排由城陵矶进入万里长江,而后抵达武汉鹦鹉洲、南京上新河,这两个地方分别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木材集散地。(www.xing528.com)
木排上为首的排工称“排头工”。排头工总揽木排的航行与调度,在沅水中行驶,以打锣为信号。进入洞庭湖以后,以击鼓为信号。木排过险滩,遇风浪,排头工鸣锣、击鼓为号令,指挥同伴搏击风浪,惊心动魄。
沿沅水、过洞庭、下长江的木排,一般都带运山货。有的木排,由于运输和沿途停留的时间较长,排工们便在木排上铺板装土,种植蔬菜,甚至养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