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兰卡普:五溪漫话-五溪漫话

西兰卡普:五溪漫话-五溪漫话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彩色的织物应该是西兰卡普的前身。土家族的西兰卡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路走来,至今仍然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土家人爱牛,西兰卡普却不织牛的全貌,织的只是牛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这显然是将汉族的文化融到了西兰卡普之中。而在这时,擅织西兰卡普的能工巧匠已经极为稀少了。

西兰卡普:五溪漫话-五溪漫话

土家族织锦,即西兰卡普。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因此,人们又将西兰卡普称为“打花铺盖”。

西兰卡普起于何时,尚无文字稽考。在古溪州所属的古丈白鹤战国墓发掘中,发现墓穴中留有“花土”,据专家分析,这是随葬的葛麻织物腐烂后的痕迹。这种彩色的织物应该是西兰卡普的前身。在《后汉书·西南蛮夷传》中,有“武陵蛮”“织绩木皮,染以草实”“衣裳斑斓”的记述,说明西兰卡普在那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后,西兰卡普极为流行。《永顺府志》云:“斑布即土锦。”“土人以一手织纬,一手用细牛角挑花,遂成五色。”《龙山县志》载:“(土锦)绩五色线为之,色彩斑斓可爱。俗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岗巾’。”土家族的西兰卡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路走来,至今仍然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西兰卡普的织造,沿用古代木制斜织机,以腰机式织法编织,即由四块木枋做成长方形框架的机床,下有四脚支撑,前长后短,以形成前高后低的斜面。高的一端,安上卷有经线的木轴。编织者坐在低的一面,将经线的一端系于腰间。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式,连挑带织,形成正面的五彩斑斓的花纹。西兰卡普以自产的丝、麻、棉纱,自行加工浸染成红、蓝、青(黑)、黄、绿等色彩,作为编织材料。编织西兰卡普时,对色彩的搭配非常讲究,有一首人尽皆知的歌诀唱道:“黑配白,哪里得。红配绿,选不出。蓝配黄,放光芒。”西兰卡普色彩艳丽,构图奇巧,图案多达数百种。这些图案以自然景物为主,如日月星辰、飞禽走兽、树木花草、虾鳖鱼虫等,甚至连普通的家什器具也被提炼成美妙的图案。最常见的图案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狮子滚球”“鲤跃龙门”“鸳鸯戏水”“野鹿衔梅”等。西兰卡普中,还包含着对土家先祖缅怀、图腾崇拜的内容。有一种“神龛花”的图案,便取自土家人的敬神台。再如“土王一颗印”和“四凤抬印”,取自历史上土王的印玺。还有一种图案“台台花”,由三个部分即“补毕伙”(小船)、“泽哦里”(水波浪)和“人面纹”组成,体现的是洪水滔天,兄妹成婚,人类起源的神话。土家人崇尚白虎,西兰卡普上的白虎,形状威严而可爱。土家人爱牛,西兰卡普却不织牛的全貌,织的只是牛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西兰卡普中,还有连续几何图案,如单八勾、双八勾、二十四勾、四十八勾等构成的画面,配以自然景物,相得益彰。一些吉祥的汉字,如“福”“禄”“寿”“喜”“财”等,也进入到西兰卡普的图案中。这显然是将汉族的文化融到了西兰卡普之中。(www.xing528.com)

早年,土家族的姑娘从八九岁开始,便坐上了织机。她们在母亲和长嫂的指导下,织成了一生所用的西兰卡普,也完成了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那时候,西兰卡普专供自用,没有买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西兰卡普作为一种民间工艺,逐渐进入市场,广受欢迎,并多次到国外参展。而在这时,擅织西兰卡普的能工巧匠已经极为稀少了。近年,有关方面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对这种土家族的民间工艺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