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侗族风雨桥:风水桥的建造和用途

侗族风雨桥:风水桥的建造和用途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侗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而建,村前的溪河大多建有风雨桥。风雨桥又称“风水桥”,含“藏风纳水”之意。风雨桥多以侗区出产的优质杉木构建。风雨桥的所有木结构,皆以卯榫连接,绝不用寸铁。热心的侗族人,常通过风雨桥做行善积德的好事。风雨桥是聚会的场所。风雨桥不但供行人来往,也是耕牛出行必经之地。有的村寨为了保持桥面的清洁,便建双层风雨桥,人走上层,牛走下层。旧时,侗乡规模最大的风雨桥建在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

侗族风雨桥:风水桥的建造和用途

侗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而建,村前的溪河大多建有风雨桥。风雨桥又称“风水桥”,含“藏风纳水”之意。风雨桥都建在村寨的下游,意在配风水,以桥拦住流出村寨的“财喜”。风雨桥建桥的花费,由建桥村寨的头人募化而来。侗族乐善好施,募化的范围不仅在本村寨,还可以扩大到邻近的村寨,建桥花费巨大者,甚至可涵盖到邻近的湘、桂、黔三省(自治区)地界。风雨桥各有其名,均为吉祥寓意,诸如普济、回龙、永昌、泰安、益民、永济等等。

建于溪河之上的风雨桥,以青石为桥墩,以木料建重檐长廊联阁式桥身。其桥墩由青石岩垒砌,油灰黏合,形制有拱洞式,也有直墩式。其桥身则由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在均衡的受力点上,以木枋铺设桥面,并在桥面上构建宛若长龙的桥廊。桥廊以立柱、木枋连接并支撑,桥面的两侧,设置栏杆和供人歇息的长凳。两侧栏杆上的若干面板壁上,则画有内容各不相同的壁画。风雨桥两侧的立柱以横梁连接,上面建构若干亭阁,作为桥的遮盖物。亭阁的多少,视桥的长度而定,但必须是奇数,以便于确定中心亭阁。亭阁层数不一,或一层,或三层,或五层,亦皆为奇数。以小青瓦覆盖的亭阁,翘角飞檐,均配以彩绘,或龙凤,或麒麟。有的还在檐角挂以铜铃,风吹动即发响声。亭阁的顶部,或塑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或配以泥塑鸣禽,风吹时即转动,并发出动听的鸣叫声。风雨桥多以侗区出产的优质杉木构建。木匠修建风雨桥时,不用图纸,掌墨师仅用一根称为“丈杆”的长竹竿,所有的玄机,皆在这一根竹竿的各种记号上。风雨桥的所有木结构,皆以卯榫连接,绝不用寸铁。风雨桥的两端,常配有各种不同的小庙,其中最多的是土地庙,谓之“桥头土地”。也有供关圣帝君的,这显然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再有,中心亭阁上梁,是建桥过程中最为神圣的时刻,要备办三牲酒醴,由掌墨木匠主持,敬奉神灵。风雨桥落成,是村寨的大喜事,届时,桥上会吹起芦笙,摆起合拢宴,四乡八寨的乡亲在一起宴饮,庆贺新桥的落成。

风雨桥是侗族人出行所必经的。热心的侗族人,常通过风雨桥做行善积德的好事。他们在桥上挂出草鞋,路人随意可取;摆上茶水,供路人饮用。风雨桥是聚会的场所。夏天,人们坐桥上长凳纳凉;冬天,人们在桥上火塘边烤火。每当老人在桥上唱起琵琶歌,他的身边立刻便聚拢一群人。风雨桥是青年情侣约会的场所,夜深人静时,人们常常会听到桥上传来缠绵情歌。侗区盛产木材,溪河之中常年都有木排流放。因此,有的风雨桥便在桥头另建亭屋,提供锅灶、碗盏,并辟有厢房,为路过的排工提供食宿方便。风雨桥不但供行人来往,也是耕牛出行必经之地。有的村寨为了保持桥面的清洁,便建双层风雨桥,人走上层,牛走下层。(www.xing528.com)

旧时,侗乡规模最大的风雨桥建在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今坪坦乡)。由于规模宏大,此桥分期建造。下部为三孔拱桥加长堤附桥结构,桥面铺大青石板,据传建于明末;上部为复檐长廊联阁木桥结构,建于清初。此桥全长(含附属设施)百丈,桥身距离水面近二十丈。建桥捐助范围包括邻近的今湘、桂、黔三省(自治区)各县数十万群众,捐资达数百万两白银。可惜此桥于20世纪30年代末的一次特大洪水中,被从上游冲下的毁坏的风雨桥等建筑横拦阻水而坍塌,后来重修的黄土风雨桥,便远不如当年的规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