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流域,有许多盐船的传说。在桃源干潭,河边有座黑不溜秋的山崖。观其细部,若舷,若舱,若舵,若桨。行江的排工、水手会告诉你,这是一条搁浅的盐船,这座山崖也就叫作“盐船崖”。自青浪滩以上到洪江,那沿河的“篙子溶”“锚滩”“风篷崖”“夹板漕”……无不被说成是盐船打烂后留下的遗物,且都伴随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追其究竟,皆因沅水自古是淮盐运往五溪的通道。且淮盐进五溪,都是逆水行舟。在滩多水险的沅水,重载的盐船所遇到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
我国古代长期实行官盐专卖制度,朝廷控制着食盐的调配和贩卖。五溪地域的少数民族,受尽淡食之苦,对食盐至为关切。从汉武帝开始,我国古代的食盐一直由官府专营。此后的历代统治者,常常以盐作为要挟、掠夺和控制少数民族的手段。据《南齐书》载,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朝廷以禁断食盐相威胁,大肆向五溪地域掠夺粮食和钱财,激怒了酉溪蛮王田头拟。蛮王一气之下,杀死了当时湘西一带军政长官沈枚之的使者,从而导致了一场武装暴动。相比,北宋统治者似乎要高明些。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五溪蛮”由于食盐短缺,怨声载道,反抗情绪滋涨,有一触即发之势。统治者采取以盐向“蛮人”交换粮食作为防军军饷的办法,使“群蛮甚悦”,“军民两便”(详见《宋史》)。
历史上,五溪地域多食淮盐,是因古代交通状况而形成的格局。沅水上游今属贵州各地亦如此。明正统二年(1437),贵州按察使应履平奏称:“臣所辖镇远等六府,洪武时俱隶湖广,食用淮盐。永乐中改隶贵州,食用川盐。且诸府去四川陆路月余,盐商素所不至,土民经年不知盐味,乞许仍食淮盐。”(见《明实录》)朝廷采纳了应履平的意见。(www.xing528.com)
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后,洪江成为沅水上游的淮盐转运中心。贵州黎平一带,“苗船百余赴湖南市盐、布、粮、货,往返倡道,民夷大忭”(见魏源《圣武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会同乡土志拟编》亦载:“食盐一宗,会地素系淮引,向由下江水运至洪江。各乡盐贩肩运于乡间场上,零星发卖。近年洪市设立盐局,凡铺户乡民,皆归局中取盐。总计每年约食百万余斤。然邻境乡民,取资食盐于洪市者,亦复不少也。”直到20世纪30年代公路开通,淮盐逐渐改为陆运。20世纪70年代铁路开通,淮盐的运输更为便捷。沅水上再也见不到盐船,洪江也就丧失了沅水上游淮盐转运中心的地位。
盐,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古代五溪人虽为此付出过高昂的代价,却并不能因此而免受淡食之苦。在沅水流经辰溪的一个河段,有一座辰州滩,水流十分湍急,船只过境,必须在此加纤。某天,辰州滩下,一条盐船正等着加纤上滩。而滩边村子的村民,却已多日不知盐味。于是,纤工向货主提出,以盐作为工价,遭到货主拒绝。纤工愤而回村,盐船无奈,下锚过夜。翌日清晨,货主发现船舱里的盐被卸空,而村户人家的坛坛罐罐,却全都装满了咸盐。原来是神仙在先天夜里,把船上的食盐分送到了村子里的家家户户。自此,这个村子便叫作“仙人湾”。神仙送盐,不过是历史上饱受淡食之苦的五溪人的美妙遐想。昔日只有神仙才能办到的事情,如今早已经变得轻而易举了。而相同的是,五溪人食用淮盐的格局,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