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开,即五开洞,即今黎平县城。五开屯防起始于明初。洪武十一年(1378),五开侗民吴勉起义,致使靖州卫指挥佥事过兴身亡。明廷派大军镇压,暂得平息。此后,侗、苗起义频发,洪武十八年(1385),吴勉东山再起,攻占古州(今榕江县城)。同年,明廷为有效平息少数民族的反抗,在此设置五开卫指挥使司,并实施屯防。采取“屯田戍边”和“拨军下屯,拨民下寨”的政策,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局面。这便是五开屯防之始。
当时,贵州尚未设省。五开卫所属湖广都司管辖。洪武二十三年(1390),五开卫开始修筑石城,此后又经历代增修,城垣含青阳、永宁、迎熏、拱辰四座城门。四门均安有炮台,炮台上的铺楼,共有三十七串,计一千二百一十九间;垛墙上设有枪眼;环城的护城河长一千二百三十四丈,宽三丈三尺,深达一丈三尺,还修建了进出水洞。五开卫城可谓固若金汤。
为沟通五开卫与外界的联系,“洪武二十一年,湖广五开至靖州置驿十二,驿夫以刑徒充之,仍令屯田自给”(见《洪武实录》)。当时,靖州是这一地域的政治、军事中心,五开卫即为靖州所辖,开通这一驿道至关重要。
五开卫所辖范围,除了今黎平县属地外,还包括邻近的今贵州锦屏、湖南通道、湖南靖州的村镇。五开卫共设十五守御千户所,其中城内六所,即中所、左所、右所、前所、后所、中左所;城外九所,即洪州所、播阳所(今属湖南通道)、铜鼓所(今属贵州锦屏)、平茶所(今属湖南靖州)、平屯所(今属湖南靖州)、新化所(今属贵州锦屏)、龙里所(今属贵州锦屏)、中潮所和黎平所(在今黎平德凤)。这些千户所下辖七十二屯,今高屯、龙安屯、野洞屯、洪家屯等处仍保留旧时地名。其所下辖的三百零八堡,则更是星罗棋布。卫、所、屯、堡,构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防戍之网。(www.xing528.com)
五开卫管治的卫、所、屯,驻有旗军和屯军两种。旗军由朝廷拨发饷粮,屯军则靠屯田自种自给。旗军以军务为职守,屯兵则是“三分操备,七分耕种”。初设五开卫时,有旗军三万三千四百六十名,屯军四千五百七十名。每名屯军屯田二十四石,再加六石为冬衣费,共三十石(约合今五亩)。明时,五开卫屯军围屯土地达一千二百五十多顷。为了让将士们安心屯田戍边,明军规定屯田将士可带家眷。
明万历后,黎平开始废屯军。清顺治十五年(1658),卫所制度亦被废除,变“军户”为“民户”。五开屯军由此转为普通百姓,隶属贵州黎平府。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屯防制度,就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存的黎平城,便是明代五开屯防的历史遗存。屯军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汉人,和当地侗苗群众在此长期共同生活,文化交融,众多的汉人已成为地道的侗人。
会同县的《粟氏族谱》记载了名将粟裕家族的历史:“粟氏衍自江陵,迁于建业上元县……始祖实寰,生五子。长顺朝,至元武进士,官游击。明初,朝廷于湖广之黎镇等处置戍屯兵……后没于王事,遂寓居通道之文坡。”原来粟裕的祖上,当年就是五开卫的屯军。参照当时的情形,顺朝公很有可能是当时屯军播阳所的一位要员,他的后裔才有可能在播阳附近的文坡落籍多年,与当地侗人通婚融合。再后来,粟氏后裔又辗转移居到会同县。当年的屯军不会想到,他们的后裔中还出了一位中国赫赫有名的战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