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溪州铜柱与彭氏土司:解决纷争,促进发展

溪州铜柱与彭氏土司:解决纷争,促进发展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希范命其学士李弘皋书写双方盟约,以《复溪州铜柱记》,计三千余字,镌刻于铜柱之上。铜柱的建立,使溪州土家族地区免除了战争的纷扰,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经济得到发展,彭士愁也因此得到土家族人的拥戴,彭氏家族在土家族地区的世袭统治,更因此得到巩固。彭氏土司的始祖彭士愁,也因此被湘西土家族人神化,号称“彭公爵主”。

溪州铜柱与彭氏土司:解决纷争,促进发展

古代的溪州,即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保靖、古丈、龙山诸县,是土家族世代的聚居地。这里保留至今的溪州铜柱,留下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纷争的一段佳话。也由此而形成了一个土家族地区特有的土司家族。

五代十国,延续了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立局面。其中马殷割据湖南,号称楚。时有江西吉水人彭玕、彭瑊兄弟归附于马殷麾下。马殷的儿子马希范,还娶了彭玕的女儿为妻,马殷、彭玕成为儿女亲家。后梁开平四年(910),马殷任命彭瑊为溪州刺史。彭瑊死后,职务由其子彭士愁承袭。

彭士愁在溪州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势力日益强大,和包括今湘、黔、渝、鄂毗连地区的二十个州结成了联盟,并充任靖边都誓主。他因得到“蛮酋”拥戴,便野心勃勃,开始向外扩张。后晋天福四年(939)八月,彭士愁率领锦(今麻阳)、奖(今芷江)、溪(今龙山)州诸“蛮”万余人,进军辰州、澧州等地。这时,马殷已死,其子马希范继位。马希范派部将率兵进击,史称“溪州之战”。几个回合下来,彭士愁落败,率部逃往奖州、锦州深山。天福五年(940)正月,彭士愁指派他的二儿子师杲率诸酋长,纳溪、锦、奖三州印,向马希范请降。马希范自称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马援曾有过征战交趾,立铜柱于象浦的轶事。后来,“五溪蛮”相单程起事,马援率兵征讨时丧命于沅陵境内的壶头山。马希范以为,既然是彭士愁前来请降,就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何况马、彭两家结有姻亲,他的妻子还是彭士愁的堂妹。于是,马希范在军事上获得胜利的情况下,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着力对少数民族实施怀柔政策。剿抚兼施,较单纯的武力压服,会更加有成效。因此,马希范决定仿效他的先祖,采取铸铜柱盟誓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结束了这场纷争。

后晋天福五年(940),马、彭订立盟约,并在今古丈县下溪州故城会溪坪,树立了一根重达五千余斤的八棱形铜柱。马希范命其学士李弘皋书写双方盟约,以《复溪州铜柱记》,计三千余字,镌刻于铜柱之上。彭士愁保证:“一心归顺王化,永事明庭。”同时请求:“归顺之后,请祗依旧额供输。”“其五姓主首,州县执掌有罪,本都申上科惩。如别无罪名,请不降官军攻讨。”马希范允诺:“尔能恭顺,我无科徭:本州赋租,自为供瞻;本都兵士,亦不抽差。永无金革之虞,克保农桑之业。”一场民族冲突就此画上句号。马、彭双方,都得到好处。马希范边患得以解除。彭士愁则在战败的窘境下免遭攻讨,仍然当他的溪州刺史。(www.xing528.com)

铜柱的建立,使溪州土家族地区免除了战争的纷扰,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经济得到发展,彭士愁也因此得到土家族人的拥戴,彭氏家族在土家族地区的世袭统治,更因此得到巩固。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彭师裕和彭师杲,分别成为永顺和保靖土司之祖。彭氏土司在土家族地区历经五代、宋、元、明、清,直至清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维系了八百多年的世袭统治。来自江西,祖籍为汉人的彭姓土司,在湘西形成了庞大的彭氏家族,并早已被“土化”,成了地道的土家族人。

彭氏土司的始祖彭士愁,也因此被湘西土家族人神化,号称“彭公爵主”。明、清以后,湘西土家族地区广建土王庙,庙内所供奉的彭公爵主,就是当年的溪州刺史彭士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