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元璋为了防备鞑靼人东山再起,采纳了朱升“高筑墙”的建议。在这以后的二百五十年间,明王朝大规模修筑长城达十八次之多。到了明末,朱氏王朝面对内地少数民族的反抗束手无策,便将老祖宗“高筑墙”的策略用于内地,这就是万历、天启年间五溪地域出现的“边墙”,也被称为“苗疆长城”。近年,人们将它冠名为“南方长城”。
地处湘黔交界处的腊尔山苗区,元代属土司统治。明洪武初年,当地苗民因“赋役过重,难以应当”,曾派代表到南京要求“改土归流”。经朱元璋同意,先后在腊尔山设立崇山区和镇溪军民千户所,并将土司时期的粮赋一万三千担减免为三千担。然而,到了永乐以后,不仅土司压榨依旧,又加上卫所流官苛虐,腊尔山苗民无法忍受,于是奋起反抗。宣德七年至八年(1432—1433),吴不尔起义,明廷派兵十二万镇压。嘉靖年间,龙母叟、龙许保起义,前后抗击明军十六万之众。此后,明王朝对于周围千余里、人口数十万的腊尔山苗区,已经无力实施有效的统治。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万历四十三年(1615),朝廷采纳了辰沅参政蔡复一的献策,于是“发帑金四万有奇,筑沿边土墙,上自铜仁亭子关,下至保靖汛地镇溪所,迤山亘水,凡三百余里”。天启二年(1622),“辰沅兵备道副使胡一鸿委游击邓祖禹,自镇溪所至喜鹊营(属保靖)止,复添设‘边墙’六十余里”。(均见严如熤《苗防备览》)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先后修筑了长达三百八十余里的“边墙”,对腊尔山苗区实行军事封锁。据有关史籍记载,这条绕水逾山的“边墙”,高为八尺许,基座厚五尺,顶宽为三尺,大多是以夯土筑成,其中的碉楼则多以当地的片石垒砌。碉楼上,多设有烽火台,用以燃放烟火传递信息。“边墙”完工后,明廷驻军七千八百余人,沿墙设立营哨,每哨领兵数十名,日夜传签巡墙。就这样,“苗疆长城”在“生苗”与“熟苗”之间,修起了一道隔离墙,使他们南北分开,以北为“化外之民”的“生界”。更制定了“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的规则。“生苗”与“熟苗”之间、苗人与汉人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因此而受到人为的阻隔。
“边墙”作为那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屹立在五溪山水之间,它是封建统治者的无奈之举,也是苗族人民反抗压迫胜利的象征。这种军事封锁,维持了近百年。直到康熙、雍正年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这种封锁才逐渐得到解除。这种民族之间修建隔离墙的情形,在中国内地是极为罕见的。一方面,它为广大苗民赢得了生存空间,苗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另一方面,它阻碍了苗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交流,也阻碍了苗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久而久之,苗民对“边墙”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在明末清初之际的历次苗民起义中,“边墙”屡屡被夷为平地。加上这种土结构的“边墙”,经不住长年累月的风雨剥蚀,各处多有颓圮。近代以来,除了那些由片石垒砌的碉楼之外,那条连绵三百多里的“边墙”,就只在乾州、保靖等地,留有依稀可辨的残迹了。而它作为五溪大地上的一段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是永存的。(www.xing528.com)
近年来,作为旅游景点形式出现的“南方长城”,便是在当年“边墙”的遗迹上重新修建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