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雄史话-盐业重镇:黑井古镇与石羊古镇

楚雄史话-盐业重镇:黑井古镇与石羊古镇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使楚雄黑井、石羊两地演绎了上千年的财富兴衰。据《楚雄盐业志》记载:在距今4000—3200前的新石器时代,彝族先民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养休息。盐业的发展和兴盛,以及盐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重要地位,给黑井的发展乃至最终的辉煌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让偏居一隅的小镇富甲一方。如今,黑井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云南十大魅力名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楚雄史话-盐业重镇:黑井古镇与石羊古镇

盐,生命的起点。盐,生命不可或缺的食粮和元素。 自汉武帝开西南夷,在云南设郡立县,便开启了云南食盐产地有文字记载的滥觞。也使楚雄黑井、石羊两地演绎了上千年的财富兴衰。当繁华褪去,昔日的盐都仍使人感受着历史的旧梦与沧桑。

据史料记载,黑井盐业始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明代起,设有专管盐务的省直隶黑盐井盐课提举司,使黑井逐渐成为商贾马帮云集,多元文化渗透,“富可敌省,课甲两迤”的滇中经济重镇。

黑井历史悠久,从出土的石、陶、铜器、兽骨等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黑井产盐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距今2000年前的汉代。据《楚雄盐业志》记载:在距今4000—3200前的新石器时代,彝族先民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养休息。考古发现,黑井大田箐十八犁田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石斧、石锛、石刀、石纺轮,三纺轮的厚轮上刻有“vxx/xx/”的符号。彝族先民们用石斧、石锛在出卤泉的地方挖掘较浅的卤塘,积卤于塘,并用兽皮口袋装卤将其运到元谋等地,供给生活在邻近地区的人们食用,开创了黑井往外运卤的历史。在距今2500—2000前的春秋战国至汉初,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考古工作者,在黑井的绝峰山、龙骨甸、石龙、七局村、小黑箐等地出土了上百件青铜器,有生产工具,也有生活用具和兵器。这时的黑井彝族先民们用铜斧、铜锄、铜锛在出卤泉的地方挖掘较深更大的盐池。他们用铜斧砍伐树枝,晒干后泡在盐池里,让树枝充分汲取盐分,取出晒干,焚烧树枝以获得固体的盐。在距今1200—1000年的初唐,南诏时期,黑井彝族的直系先民——乌蛮,已经普遍地使用铁制工具。他们已经利用斜井,将井中的卤水背出,用铸铁锅煮出“洁白味美”的盐。考古学家认为,十八犁田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明显有氐羌文化的特征。而氐羌正是彝族的来源,在南诏时被称之乌蛮,元代被称之为“罗罗”,因为盐,他们长期在黑井生存,因为盐他们发展壮大,创造了一系列多姿多彩的彝族文化,也吸纳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历史上的绝峰山庙会老王坡庙会、火把节等节庆活动充分反映出当地文化特征。“四方山城火炬开,家家共乐是星回。悉颜尽被烧将去,春色偏从焰照来。近市喧喧金鼓振,远村渺渺角声哀。已知慈善传佳音,不识人间几动怀。”这是康熙《黑盐井志》收录的从侧面反映黑井彝族火把节的诗。

大龙祠秋色

倪辂辑《南诏野史》云南古迹载:“楚雄黑井佳。若狼井、黑井,因狼与黑牛舐地知盐,故名之。”《新篡云南通志》卷:“唐有李阿召者牧黑牛,饮于池,肥泽异常。迹之池水,皆卤泉,报蒙诏开黑井。”青铜器时代,彝族先民掘池储卤,用最原始的薪炭法制盐,即:用原始的办法把炭烧红,泼卤炭上,待水分蒸发后刮盐取食,盐呈褐色谓鸡粪盐;南诏、大理国时期,掘池汲卤,用釜煎盐,黑井盐成为王室的贡盐。唐贞十一年(公元795年),唐使袁滋在《云南记》中写道:“黑井之盐,洁白味美,惟南诏一家所食。”黑井的盐业在元已很兴盛,元中央政府这里置威楚路提领黑井盐运使司,李源道《万春山真觉寺碑》:“…有郡曰威楚,东北五舍,沿深山入长谷,有鹾井,取雄于一方,以佐国用,以资民生。”这里说的深山长谷,指的就是黑井。《元一统志》载:“威楚为当阳之地,山川清秀,壤地肥饶,地利盐井。”明洪武年间,中央政府在黑井设正五品的盐课提举司,直隶于省,从应天府迁来64名身份非同一般的灶丁,大力开发黑井盐业。此后藏于穷山僻壤的黑井,像暴发户一样突然发达起来,并开始走向极盛时期。

清朝黑井盐业达到鼎盛时期,黑井所缴纳的盐税占云南盐税总量的64%,即便是开始走向衰落的清末民初也曾占到46%。据说,民国初期,即便是做苦力的卤夫,做半天的活就有一枚“袁大头”的收入,不但足以养活一家三五口人,还能攒下钱来置家产、赌博、吹大烟。盐业的发展和兴盛,以及盐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重要地位,给黑井的发展乃至最终的辉煌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让偏居一隅的小镇富甲一方。当时的黑井,常住人口多达两三万人,而且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驮盐的马帮、盐商往来于此,各种思想和文化在小镇融汇、渗透,最终荟萃成独具魅力的盐文化大观。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至今仍保留有颇具明清风貌的坊巷、民居和古戏台、古寺庙、古盐井、古塔、石牌坊等92处,其中27处属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曾有佛教道教寺庙51座,清真寺4座。有黑井文庙、五马桥、真觉禅寺、古盐坊、大龙祠、武家大院、诸天寺、飞来寺、绝峰寺、武功将军墓、石龙火葬墓群、新石器遗址、十八犁田、滴水箐瀑布和石板街等景点。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独具匠心“王”字型结构的武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有108道门、99间房,设施齐全,雕饰工艺精良,旧时盐商的富足可见一斑,是黑井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与盐文化息息相关的节庆祭祀活动如太平会、龙灯会、洞经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今,黑井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云南十大魅力名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无独有偶,作为滇中楚雄盐业文化的“双星”之一的石羊,其盐生产同样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2500年前,石羊的先民便能制作青铜生产工具,在石羊岔河出土的铜犁尖证实那时生存在这里的先民们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当地的先民已经学会获取盐的方法,盐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三国志》载:白盐井汉朝以前界于蛮荒,有僰人生存。据《云南通志》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越巂郡(今四川西昌)蜻蛉县(今大姚县)设有盐官,有盐泽地,盐的制取惟民自便。最先开发白井盐的民族为白蛮(白族先民),白蛮尚白,因而所开发之盐井称之为白井。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五月渡泸,变收其金银盐布以益军储。”诸葛亮班师回蜀中后,白井盐即远销四川、西藏。十四年(公元236年),越巂郡太守经嶷“开通旧道,千里肃清,复古亭驿”,丝绸之路畅通,往来盐商沿南方丝绸之路云集白井,中原文化也随之传蜻蛉(《大姚盐业志》概述)。

经各朝代的开发,至唐代,白井盐业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享有“美井盐”的盛誉。至宋代,食盐销售一直处于“惟民自便,民煎民销”的状况,元至元三年(1266年)五月,政府在石羊建立了盐政机构,置白盐进榷税官,秩正七品,主管食盐统购和专卖。这时小生产者逐步被兼并,形成了以灶户为业主的小作坊,开始实行“灶煎官收,商运商销”的形式。(www.xing528.com)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政府置盐井课提举司,下辖白盐课司,隶属姚安军民府,汲卤井硐 21个,白盐在质好味佳倍受川边会理一带群众的欢迎。到明弘治年间,食盐年产量达到了33万多斤,地方官吏对驿道加强管理和维护,通往大姚、姚安、宾川、永胜以及周边昙华、三台、苴却的驿道畅通自然。永乐年间,食盐已经采取了“官运官销”的方式进行,也有卖给盐商运销的情况。

清初,白盐井属于姚安府姚州,后改隶属云南盐政巡抚,仍置盐课提举司督煎、督销、缉私、征榷等事项。康熙后期,白盐井成为迤西盐区中最重要的盐井,产品行销滇西六府四州十二县。光绪宣统年间,白盐井划定行销范围为23府、厅、县、地区,年销969万斤。

民国元年(1912年)置盐丰县,地主政权与盐政分治,井场改隶属省实业公司,白井场置督煎督销局,后改置白盐井场务公署、场务公署高缉私大队,井场设保井队。民国28年,云南省划定白盐井为迤西场, 白盐井限制销范围为21个县,盐产量达800万斤。 自清代至民国末,先后开井硐60多处,其中计有废弃进硐10井,含盐成分低而停闭的26井。到民国34年,持续提卤煎盐的进硐24井(《大姚盐业志》概述)。

随着盐业的发展,石羊成为财富之区、提举司驻地,又是方圆几十里内的集市场贸易集散地,街坊集市建设比相邻地区要早得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十里长衢一路通,画桥飞跨碧流中。四围山色沉云黑,一派灯光赛日红。交易不须营龙断,低昂何必藐儿童。人生若有相如志,五马翩翩彩虹。”白井,说不完的繁华,道不尽的蓬勃。旧时的“七寺、八阁、九座庵”,穿镇而过的“三步两座桥”,已然废弃的晒盐棚以及盐马古道上清晰的骡马蹄印,无不折射出古镇盐文化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坐落在象岭山麓的孔庙及孔子铜像是整个古镇的灵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占地6584平方米,由大成殿、天子台、朱子阁、仓圣祠、明伦堂、东西两庑等建筑组成。大成殿内供有一尊铸于清康熙四十七年的孔子铜像,高2.3米,重2.5吨,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孔子铜像。孔庙内还保存有一块由大理石拼成的“封氏节井”大型石刻浮雕,描绘了石羊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明清时期制盐业的繁盛景象,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清明上河图”。近年来举行一年一度祭孔盛典,寄托了边地儿女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斗转星移,沧桑变迁,如今昔日的盐都,一黑一白,早已失去往日的辉煌。然而,当我们寻着历史的足迹走进古镇,与那些古庙、古民居、古塔,精美的石刻石雕对话的时候,又岂止是感动,岂止是震撼?透过它们,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辉煌,仿佛听到了深深古巷里历史的诉说,仿佛看到了成队的马帮跃过了山岭,仿佛看到了洁白的盐在眼前晃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