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们就在不断探索自身的来源,从达尔文提出人类来自古代猿类的观点之后,人们才开始走向正确认识自身起源的道路。经过100多年来全世界学者们的不间断的苦苦寻求,人类起源的图景已逐渐清晰起来。新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早期人类的进化不再是单一支系,而是丛式发展的,然而也使原以为清晰的人类起源模式又罩上了新的迷雾。人类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已经极少有人不相信,但人类是从何种古猿类演变来的?人类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人类是从何地起源的?这些问题都长期困扰着人类学家们,当然,人们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类起源的探索,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使学者们感到欣喜。云南的古猿化石不仅丰富,而且正好处在人类起源的关键时期,云南的古猿和人类起源关系十分密切,这些都引起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也给人类起源研究带来新的曙光。
1965年5月1日,地质工作者钱方、蒲庆余等一行在元谋县大那乌村北从事第四纪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呈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为一左一右的上内侧门齿。经研究分析,同属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相似,但较粗壮,具有明显的原始性状。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用古地磁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它早于“蓝田人”、“北京人”等猿人,从而把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100多万年。元谋人遗址还出土了7件石器,在地表采集到10件石器,均为刮削器。在化石层出土了大量的炭屑和2件烧骨,这表明元谋人在当时已学会用火了,元谋人亦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用火人。在遗址中还找到一些有明显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说明当时已会制造骨器和简单的工具了。
1972年2月22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重大新闻,《人民日报》报道:“这是继我国北方发现的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古人类和我国西南地区第四纪地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县文化馆联合发掘了元谋人遗址。地层中出土了6件石器,同时,发现大量炭屑,长径一般在4~8毫米之间,大致可分为3层,分布在上下3米的界线内,有的较集中,呈鸡窝状,炭屑常与哺乳动物化石伴生。1976年,中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李普等人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的时代为距今170万年。随后,地质研究所和贵阳地化所分别采集元谋组古地磁样,并得出基本相同的结果。
元谋人的牙齿为同一青年男性个体的左侧、右侧上内侧门齿,齿冠长度分别是11.4毫米和11.5毫米;宽度分别是8.1和8.6毫米,高度虽经磨耗而减小,但仍达11.2和11.1毫米。元谋人经研究归属早期直立人。其特征为:牙齿粗硕,齿冠唇面除接近颈线的部分较为隆突外,其余部分较平扁,有明显的汤姆氏线,唇面沟及浅凹面;舌面的底结节发达,占舌面的二分之一;具铲形结构。研究者认为“元谋人”应为直立人的一个新亚种,建议以发现人类化石的元谋县为名,命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
1984年12月,北京自然博物馆野外考察队在元谋人遗址内的元谋人牙齿化石地点南250米的郭家包南坡发现人类左侧胫骨化石一段。胫骨的骨干保存完整,残长227毫米,表面呈红褐色,石化程度深,属于扁胫型。研究者周国兴教授称之为“元谋人胫骨”。元谋人胫骨和能人胫骨相似的特征有:骨干前缘明显圆顿,S形弯曲极弱,骨干的骨壁较厚,髓腔相对为小。和现代人接近的特征有:胭线发育、具浅显骨间脊。元谋人胫骨带有较多接近能人的原始特点,而区别于现代人。元谋人胫骨出土的层位为覆盖在第4段第25层之上的坡积物底部。伴生的哺乳动物中有云南马和最后枝角鹿,推测元谋人胫骨化石的年代在距今至少100万年以上的早更新世,这是元谋人化石的又一重要发现。
在云南这块红土地孕育出中国内地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还发现可能是人类祖先的云南古猿丰富的化石材料,几乎可以拉出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进化链,这在中国乃至亚洲,甚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这里有可能破解人类起源之谜的丰富的中新世古猿化石,有中国最早的人类化石,有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制造的工具,有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的石器材料,有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化石,更有遍布全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www.xing528.com)
1985年,新闻媒体报道在元谋县物茂乡竹棚村发现了上新世的古猿化石和早更新世的人类化石,由于上新世晚期和更新世早期是人类进化极为关键的时期,其化石在亚洲几乎是空白,这一发现自然引起了中国古人类学界极大的兴奋,由于云南省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掀起了在元谋盆地寻找和发掘古猿或人类化石的热潮。从1986年至1990年短短的5年中,经过8次发掘,其中有4次是由省、州、县联合发掘的,共发掘到1个幼年个体的面部,15个上颌骨和17个下颌骨的残段,发掘和收集到牙齿化石近2000颗。
元谋的古猿1987年几乎同时被命名为“东方人”“竹棚能人”和“蝴蝶腊玛古猿”,以后又有不同的名称出现。随着材料的增加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元谋的古猿和禄丰的古猿属于同一种古猿类型,他们之间的差别可视为雌雄之间的不同,元谋的古猿可归入禄丰古猿属。
元谋古猿动物群所反映的是森林向草原灌丛过渡的环境。表现出元谋古猿与禄丰古猿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元谋古猿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古猿的发展,环境的剧烈变化迫使元谋古猿为适应变化的环境而改变身体的某些结构,走上向人类演化的道路。元谋古猿生活的环境总体为山地森林景观,有茂密的森林和过渡型灌丛,同时存在着宽阔而较平坦的谷地与河流。既有草地灌丛,也有相当规模的林地,气候虽有较强的季节性变化,但不失温暖和湿润。沉积类型主要由泥石流、筛状沉积、河流沉积及漫流沉积组成。这种情况和非洲早期人类生存的环境有很多相似性。与元谋古猿共生的哺乳动物群有10目、34科、3个未定科、106个属种。这个动物群以食肉类、啮齿类和偶蹄类占优势,有兔、猴、始鼠、嵌齿象、犬熊、爪兽、水獭、三趾马、鬣狗、脊齿猪、貘、鼷鹿、犀、羚羊等。元谋地区与元谋古猿共生的动物群的时代大约为距今900万年~700万年。新的地层年代学研究认为,雷老与小河两地的古猿有统一的活动范围,该地区大约在800万~700万年间始终有古猿活动。
元谋留存丰富的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遗留的化石和遗迹,堪称“天然原始社会博物馆”。这样的资源使元谋这块土地成为近一个世纪来国内外地质学、古生物学、厨古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1985年元县建成了元谋人陈列馆,2006年7月元谋人博物馆开工建设,该馆位于京昆高速公路永武段入元谋县城联络线南侧,2008年7月竣工,2010年1月完成布展开馆,总占地32亩,建筑面积5389.6平方米。
元谋古人类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是云南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之一,位于元谋县城西部5公里处。该项目计划总投资85亿元,项目建设主要突出元谋古人类文化体验园、东方人类养生小镇、高原热坝特色农业等三大旅游功能板块。该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将元谋古人类遗产与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增强古人类文化的吸引力,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开发面向中高端市场、相互紧密联系、文化含量较高的集文化体验、科普探奇、温泉度假、养生度假、避寒度假、运动休闲、农业观光、商务会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新区,将打造成为云南远古历史文化第一名片、国际性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