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一直被归于志怪的研究范围,学界多将其和《搜神记》合在一起,归为“志怪笔记”。而考察《博物志》,实与志怪无关,却多有辟异之说。
“汉兴多瑞应,至武帝之世特甚,麟凤数见。王莽时,郡国多称瑞应,岁岁相寻,皆由顺时之欲,承旨求媚,多无实应,乃使人猜疑。”《博物志》甚至对于貌似神异之事,找到其科学真实的原因。“天门郡有幽山峻谷,而其上人有从下经过者,忽然踊出林表,状如飞仙,遂绝迹。年中如此甚数,遂名此处为仙谷。有乐道好事者,入此谷中洗沐,以求飞仙,往往得去。有长生意思人,疑必以妖怪,乃以大石自坠,牵一犬入谷中,犬复飞去。其人还告乡里,募数十人,执杖揭山草伐木,至山顶观之,遥见一物长数十丈,其高隐人,耳如簸箕。格射刺杀之。所吞人骨积此左右,已成封。蟒开口广丈余,前后失人,皆此蟒气所噏上。于是此地遂安稳无患。”[91]
可知将《博物志》归为“志怪笔记”是不应再坚持的错误。《博物志》之记异,不在于搜异,而在于认知异物、辨析异闻。如《博物志》“异闻”条:“汉末发范明友冢,奴犹活。明友,霍光女婿。说光家事废立之际,多与《汉书》相似。此奴常游走于民间,无止住处,今不知所在。或云尚在,余闻之于人,可信而目不可见也。”[92]对于异闻多有自我衡量评价,如《搜神记》《述异记》者则不具备这种认知的品格,这是《博物志》志异和专门志异笔记的区别。
“博物杂记体”的文体功能即博物认知。这一类杂记的共同特征为广收博引,并不偏重于史实,也不偏重于神异,凡可广见闻的知识、事件均可入记。以博为主,旨在包罗万象。博物志的内容,包括土地、风物、饮食法、各种物象、人名、文籍、人物故事,从形式上说,有知识、传说、描述、琐事等,有些条目几乎无法明言其属于哪一类,如关于襁褓的描写,“襁褓,织缕为之,广八寸,长丈二尺”[93]。对于人物的记载,则偏重于博学多才,如“刘洪笃信好学,观乎六艺群书,意以为天文数术,探索隐,钩深致远,遂专心锐思。为曲城侯相,政教清均,吏民畏而爱之,为州郡之所礼异”[94]。这一类的记载,并皆包罗天地,无物无事不谈。因此在内容上,以“杂”见称。杂录,是六朝诸记的共同特点,但《西京杂记》偏重史实的杂录,《搜神》《洞冥》一类的笔记,其中虽然杂有野史、神话、地理之异,均多从志异这一角度来统摄各类内容,因此,我们将其归为“志怪笔记”。这两者都是有一定选择范围的笔记,而博物类的杂收更为广泛。中国最早的杂俎笔记,是从博物发展而来。胡应麟:“《洞冥》,杂俎之源也。”[95]中国笔记的杂俎之源应为《博物志》,而《洞冥》为道教范围内的杂录笔记。
“博物杂记”体,虽包罗众多,因其博物认知的宗旨,故其选择材料在于有裨益于认知,真实性较强,奠定了早期杂记体的考据之风。《博物志》中有“人名考”“文籍考”“地理考”等条目,这些条目虽未必是张华所拟,但其中已经流露出博物考据的倾向。从其选材,虽多取自纬书,但不言怪异,只取其中关于事物认知的材料。因此在六朝诸记体中,以《博物志》的知识认知度和真实性最强。在记述形式上以条录为纲,以每一物为叙述中心。从其叙事特征言,叙事简洁,不在渲染和趣味性,唯在物体本身、事情本身之异。
《博物志》形成了六朝笔记的一种形态,即博物杂记体。这一文体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第一,强调知识的认知性;第二,无所不包、没有偏重的杂俎形式。第三,鲜明的考据色彩。第四,篇幅简短,均为短章小语。张华的《博物志》是文人所做的第一部博物知识性札记。魏晋时,引用《博物志》者有刘昭注司马彪的《续汉志》《五行志》《律历志》《服舆志》,共引《博物志》四十八条。唐宋之后从名物训释角度征引的,有徐锴的《说文通释系传》,蔡元度的《毛诗名物解》,陆佃的《埤雅》《一切经音义》《尔雅正义》,周祈的《名义考》。用在史注地理补正、名物训诂方面的,有宋洪兴祖补注的《楚辞》,宋绍熙刻本的《后汉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的《史记》,等等。从后人对《博物志》的使用看,主要发挥的也是它的知识性功能。至南宋李石曾作《续博物志》,明董斯张作《广博物志》,将博物体发挥为文人进行广泛认知的一种文献形式。
虽诸多目录著作将六朝笔记归为“杂家”“小说”,而实应以“杂学”称。从杂家到杂学,六朝诸记之成书,不仅儒、释、老相通,而且兼涉名、墨、法、兵、医、数术、小说,以及各种不可归类的文献,采择和选录的不是思想,而是知识要素,六朝诸记以文献整理、重新组合的形式打开了文人新的认知层面。
【注释】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唐]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2460.
[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87.
[3][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1038.
[4]王晶波.异物志的编纂及其种类[J].社科纵横,1993(4).
[5][清]孙星衍,庄达吉.三辅黄图 三辅故事 三辅旧事 两京新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36.
[6][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4305.
[7]王晓岩.方志演变概论[M].沈阳:辽沈书社,1992:19.
[8][晋]陈寿.三国志[M].[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145.
[9][晋]陈寿.三国志[M].[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400.
[10][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465.
[11][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十三[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462.
[12][晋]陈寿.三国志[M].[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253.
[13][晋]陈寿.三国志[M].[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136.
[14][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1038.
[15]罗桂环,汪子春.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6.
[16]郭璞.山海经[M].陈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3.
[17]郭璞.山海经[M].陈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31.
[18]郭璞.山海经[M].陈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80.
[19]雒江生.诗经通诂[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4.
[20]雒江生.诗经通诂[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626.
[21][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2:5.
[22]许维遹.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09:523.
[23]许维遹.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09:212.
[2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7.
[25]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4.
[26]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63.
[27]王庸.中国地理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133.
[28][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0:1640.
[29]福柯:“我们借以组合陈述群的各种不同的修辞模式(描述、演绎、定义)怎样彼此环结,因为它们的连续标志着某一本文的建构。我们以古代博物学为例:因为它没有使用与16世纪相同的概念,一些旧的概念(如种、类、符号)改变了用法,另一些(如结构)概念出现了,还有一些概念(如有机体)是后来形成的。但是,对于博物学来说,在17世纪被改变了的和将要支配概念出现和循环的东西,是陈述的总体布局,是它们在确定总体中的系统建立,是人们记录他们所观察的东西和他们在陈述过程中重建感知历程的方法。”(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61.)简而言之,即在17世纪的博物学中,开始出现了一种认知范型,改变了原来零散的经验式描述,这和中国博物学在认知上的理性发展是一致的。
[30]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55.
[31]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45.
[32][印度]古尔恰兰·辛格.植物系统分类学——综合理论及方法[M].刘全儒,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8.
[33]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33.
[34]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45.
[35]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48.
[36]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54.
[37][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M].民国师石山房丛书本.
[38]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60.
[39][南北朝]萧通.文选:卷五[M].[唐]李善,注.胡刻本.
[40][南北朝]萧通.文选:卷五[M].[唐]李善,注.胡刻本.
[41][清]汪灏,等.广群芳谱:卷九十五[M].清康熙刻本.
[42][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宋百川学海本.
[43]季羡林.季羡林学术精粹·中外文化交流卷[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256.
[44]王庸.中国地理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135.(www.xing528.com)
[45][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八[M].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46][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十八[M].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47][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四[M].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48]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322.
[49][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52.
[50]王媛.博物志的成书、体例与流传[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4).
[51][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2486.
[52][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72.
[53][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57.
[54]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5.
[55][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53.
[56][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明万历刻本:112.
[57]唐久宠.张华博物志之编成及其内容[M]//静宣文理学院,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2.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35.
[58]唐琳.博物志序[M]//博物志.增订汉魏丛书本.
[59][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46.
[60][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84.
[61][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94.
[62][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05.
[63][春秋战国]列御寇.列子[M].[晋]张湛,注.四部丛刊景北宋本:4.
[64][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64.
[65][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95.
[66][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2486.
[67][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0.
[68][春秋战国]庄周.庄子:卷七[M].四部丛刊景明世德堂刊本:140.
[69][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M].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5249.
[70][汉]许慎.淮南鸿烈闲诂:卷下[M].郋园先生全书本:25.
[71][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06.
[72][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47.
[73][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61.
[74][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65.
[75][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64.
[76][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04.
[77][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73.
[78][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20.
[79][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72.
[80][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72.
[81][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15.
[82][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16.
[83][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39.
[84][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18.
[85][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46.
[86][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50.
[87][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45.
[88][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26.
[89][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48.
[90][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72.
[91][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05.
[92][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86.
[93][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19.
[94][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117.
[95][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明万历刻本: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