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描述特征分析-汉魏六朝地记之文体研究

地理描述特征分析-汉魏六朝地记之文体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记的记述对象和描述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州郡地记,首先在于辨区域、征因革。再次,对于各种地理形貌进行描述。其中州郡地记对水的描写,必涉及人为的水利工程。州郡地记另一主要记述对象,是对于各地物产的存录。州郡地记对地理物象的关注,有时会涉及一些地貌科学现象和动植物的生长活动规律。

地理描述特征分析-汉魏六朝地记之文体研究

认知性记体,本是关于各种知识的一种存在性描述。记体语句本身就是其意义本身,而不会在语言之外再获得新的意义。地记作为一种地理认知,即按照山川水脉本身的自然属性进行描写。记体的行文本身就是知识形态和知识要素的架构,它的价值在于确立了地理认知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要素,而这些正反映在记体的著作体式、记述方法、记述对象上。

在著作体式上,州郡地记采用的不是篇章形式,而是分开一条一条记叙,以单行散句行文,随物曲折,务在传达地理之形貌。它反映的是人类在感性认知下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记述方法上,主要有记录、描述、考证三种。所谓的记录,其本质是对感官所能接触到的天地万象的分类、存录,即“区分类聚”。这种区分定名即是科学的第一步。而描述,则是对山水物象因分类而凸显出的各种特性和知识架构的掌握。考证,主要是辅助记录与描述,始终以山水自然形态为经,重视对山、水、地名、古迹及有关历史人物、事件的确凿记录和考订。

在记述对象上,州郡地记确立了认知地理的基本角度。如果在地记的创作中超越这些知识要素,或不符合这些知识要素的描述角度、记述方法,都很难归为“地记”文体,因此一种记体既形成了一种文类,也形成了一种知识范型。地记的记述对象和描述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

州郡地记,首先在于辨区域、征因革。如蜀国谯周的《三巴记》:“初平六年,荆州帐下司马赵韪建议分巴郡诸县,汉安以下为永宁郡。建安六年,刘璋改永宁为巴东郡,以涪陵县分立丹兴、汉葭二县,立巴东属国都尉,后为涪陵郡。”[12]记载在历史中此一区域的行政沿革和一郡所领之县的变革,它的描述方法在于写其分合隶属。

其次,在区域范围内存录一地之地理物象。自然地象则必言其因何得名,人文地象则言何人而筑。如《益州记》:“益州城,张仪所筑。”[13]在描述方法上,则以郡县为中心,按照方位里数引出地理物象,并对地理物象进行史地文的综合描述。在记录地理物象上又常辅以考索、实证,考证一地在古今文献中的记载。如山谦之的《丹阳记》:“江宁县南四十里慈母山,积石临江,生箫管竹。王褒的《洞箫赋》所称即此也。”[14]《荆州记》:“(当阳)本楚之邑也。《左传》楚潘崇伐麋,至于锡穴。颖容《释例》云:麋,当阳也。”[15]这种考据实证是地记非常鲜明的表达方法。(www.xing528.com)

再次,对于各种地理形貌进行描述。山川河流各有其自然形貌,如山,有“岗、岩、陵、洞、穴”,水,有“湖、泽、陂、塘、池、潭、峡”,又有土壤、水质的不同等。记体的功能正在于能有此格物之用。如盛弘之的《荆州记》:“始安有甘岩,岩林峻茂。下有穴,达南北。其间可二百许步,口高二丈五尺,广十九尺。其西北有三溪,殊源别涧,合注其下。”[16]在记述具体的形貌特征时,重在传达地理物象在空间中的位置。

在静态地记载地貌之外,还注意记录地貌的古今演变。《文选·江赋》注引晋张勃的《吴录》:“巴陵县有青草湖。”盛弘之的《荆州记》:“巴陵县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张修桂认为:“谓之‘青草湖’,说明它是由水草美的沼泽平原沉沦潴汇所形成的平浅型湖泊。”[17]可见东晋南朝之际,荆江江水分流汇注洞庭地区,原来平浅型的青草湖,水域范围迅速扩展。有时在地记中会涉及地貌的古今变化,如山谦之的《南徐州记》:“南沙县北百里,有中州山,昔在海中,去岸七十里,义熙以来沙涨遂与岸连。”[18]地记是可以随时记载地貌变化的重要文献形式。其中州郡地记对水的描写,必涉及人为的水利工程。如东汉马臻在任会稽太守时修建了鉴湖,孔灵符的《会稽记》:“筑塘蓄水高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湖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19]关中记》:“昆明池曰神灵沼,尧治水讫,停舡此池,盖尧已有池,汉代因特深广之。”[20]佚名的《洛阳记》:“千金堨,旧堰谷水,魏时更修此堰,谓之千金堨。”[21]这如同史书中立《河渠书》《沟洫志》一样,人类对水的利用,主要以人为的水利工程为多。

州郡地记另一主要记述对象,是对于各地物产的存录。如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上箬、下箬村,并出美酒”“东溪出美鱼”。陈姚察《建康记》:“建康出天门冬,极精妙”“建康出当归,不堪用”[22]。又涉及有元参、紫参、芍药。魏杨元凤的《桂阳记》:“临贺山,有黑银。”[23]晋宋间吴穆之的《义兴记》:“阳羡县塘西潜壤中有黄土,色如精金。”[24]它的描述方法在于描绘物产之形状、颜色、功用。

州郡地记对地理物象的关注,有时会涉及一些地貌科学现象和动植物的生长活动规律。晋史筌的《武昌记》:“芜菁山,有龙穴。其水深暗,少得入者。有人采钟乳,乘火而入。下有水深数尺,多有蝙蝠来扑火。”[25]齐黄闵的《武陵记》:“武陵有一孤岭,上有一池水数亩,鱼鳖无不备有。其七月七日,皆出游岭颠,类族各别。”[26]但是这种关注,在文体上仍以存在式描述为主,因此,六朝地记所反映的主要是“博物”的知识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