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教学定位下,古代传统雕塑教学的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其中,必修课包括泥塑造型基础、传统工艺材料基础、艺术考察和创作实践四个内容;选修课包括古代造像复制临摹、传统雕塑材料工艺技法实践两个内容。它们作为横向结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以平面上的线造型、立体的器物造型和人物造型支撑的上述必修、选修课程,则作为纵向结构由浅入深的展开具体教学研究。
线造型:是我们研究中西方造型体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切入点。在中国传统造型体系中,“线”是作为唯一的外在表达方式独立承载着内在的“体”,在对“体”和“空间”以及“韵律”的高级表达中,“线”的作用不可替代;西方造型体系中的“线”则是与点和面作为子网结构来构架出“体”,是一种认知方式而非表现手段。在过去的雕塑基础教学中,人们往往把“线”看作是“体”的对立面而忽视,或概念的认为“线”削弱了“体”而有意回避。殊不知,中国传统雕塑匠人的入门训练科目并不是动手泥塑,而是动笔进行人物线描的练习,并且,大部分的造像也都是以各具风格的线稿为模本制作出来的。因此,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训练,使学生提高对传统雕塑中“线”的认识并得以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物造型: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规律和造物理念的着眼点。我们有着让西方叹为观止的器物制作工艺传统。中国古典造型审美规律系统性地存在于我们可以亲身看到、体验到的古代“器物”之中。从细小的日用器皿到壮阔的宫殿庙宇建筑,从民间乡村作坊到皇家宫廷制造,其中无不蕴含着造型美、材质美和工艺美。三者共同造就的形式美感,特别是我们在以往的人体教学中强调的“气”、“韵”、“态”、“势”等等这些抽象的古典美学概念,在“器物”中反而比在人体中更易理解把握。另外,大量的实物遗存和有序的发展脉络使我们完全不必舍近求远,舍易求难。(www.xing528.com)
人像造型:是三个纵向内容的综合成果体现。同时,人物造型的把握能力也是我们对学生专业水平的考量标准。人体泥塑一直以来都是雕塑系传统教学体系中的强项,多年以来不断积累的教学经验可以使我们的传统人物造型研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这点必须充分利用。另外,我国现存的大量的寺庙石窟人物造像是我们考察学习中的重要对象,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造型理念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而这些造型语言的融会贯通由课堂实践来完成是最有必要的。因此,人物造型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材将艺术考察和传统工艺材料基础这两个既有特色又有代表性的课程作为首选推介给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