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的活跃受益于时代的风气,社团本为交流思想、沟通友谊的桥梁,大家志同道合聚在一起切磋学问、磨砺道德、交换知识、联络感情,既不拘束,又能互相启发。在新旧杂陈的年代,校园里老师之间思想有碰撞,社会上有各种观念,这也反映到了学生们的思想观点中,他们便以社团为阵地宣扬自己的主张。
“新潮社”是五四运动前夕北京大学的著名社团之一,它成立于1918年11月19日,发起人是当时的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徐彦之等。在当时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新潮社的社员们通过自己的刊物《新潮》杂志,喊出了“伦理革命”的口号,对中国的封建伦理道德和文学进行猛烈的抨击,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李大钊、鲁迅、陈独秀等人都对新潮社的成立和《新潮》的出版给予积极的支持,李大钊和鲁迅还为《新潮》撰过稿。但同时,“新潮社”的主张也受到保守派的猛烈攻击,对此傅斯年回应,他们的宗旨就是宣传文艺思想、人道主义,追求“真我”。这样的思想交锋,不仅启迪了一大批青年学子的新思想,也使新文化运动收获了一批新鲜而富有战斗力的血液。
北京大学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传播基地,而马克思主义在北大的介绍、研究和传播,就曾依托过社团。随着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逐步加深,加上李大钊等人对于十月革命热情的撰文宣传,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需要日益迫切。“五四运动” 之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先后成立了两个研究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社团:“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和“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者尤其在提高革命青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于1920年3月,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筹备,到1921年11月17日正式公布规约,征求会员。短短几个月就发展到60余人。学会成立了3个特别研究组和11个固定研究组,除了研究马克思学说外,还研究当时国内外的重大问题,国民共产主义运动问题和各派社会主义,并就有关问题组织讨论会,进行专题讨论。此外,还配合研究工作组织了定期讲演会。在李大钊领导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曾经广泛地吸收会员,在其规约里写道:“对于马克思派学说研究有兴味的和愿意研究马氏学说的人,都可以做本会的会员。”研究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也使得北大出现了一批热心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分子,这些人中很多都是早期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如邓中夏、黄日葵、何孟雄等都是研究会的最早成员和组织者。
这些学生社团组织不仅推动了新知识、新文化的传播,影响了一批批青年人,对于许多青年的个人人生选择也起了不少助推作用。
诗人吴奔星大学时代也怀着诗的梦想和友人一起创办了《小雅》诗刊。尽管他们办刊完全是两个穷学生自掏腰包,但热情丝毫不减。凭着那股热情,他自己找社址、联系印刷厂,而接头跑腿、洽商代销处等烦琐的事,就靠着同学李章伯骑着自行车跑了下来。吴奔星连夜写好《小雅》诗刊的创刊征稿启事,送到北平老资格的《京报》副刊发表。没想到这份初创的诗刊收到了诸多前辈投稿,南开西文系主任柳无忌,北平的李长之、林庚、罗念生、吴兴华、水天同,江苏的(蒋)锡金,南京的李金发,苏州的路易士,扬州的韩北屏,上海的戴望舒、施蛰存,武汉的甘运衡等中青年诗人的诗稿纷至沓来。吴宓更寄来几十首《忏情诗》并附赠一册中华书局出版的《吴宓诗选》。诗刊问世后,销路也格外好,试印500册,很快就售罄,后来又加印500册,除平津上海外,优先供应武汉、长沙和广州三处。诗人“试水”的成功经验为他的学生生涯留下了浪漫的回忆。
在组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青年人学习到实践组织的能力。社团要有章程,请指导老师,内外联络,锻炼了个人的能力。同时会议组织的方法、刊物的编辑、会员的协调等,都对他们是个新的尝试。但年轻人不怕,为着自己的事业,他们有一股闯劲。不少人社团中找到了兴趣所在,有些还将其发展为毕生挚爱的事业。剧作家曹禺小时候曾想学医,但他在南开中学受到话剧的熏陶,从此便喜欢上了话剧创作,最终在话剧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社团也给了学生自由思考、自发研究的机会。蔡元培倡导改良学风的一个着眼点便是鼓励办社团,大家凭着自己的兴趣,在业余时间切磋交流。这里没有功利的目的,却有平等的思想的交流。
社团也让学生有机会去走近社会、服务社会。大学被称为“象牙塔”,大学生更曾是特别珍贵的。但久居其间,往往只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却无法真正服务应用于社会。蔡元培就提倡“平民教育”,学生们课下利用一些时间,到夜校去教课,到平民补习班去指导识字,他们收获的是难得的和穷苦群众直接打交道、了解真正的中国的机会。社团也是同学之间缔结友谊、互相砥砺的平台。运动场上的精诚团结,唱歌队里的密切配合,这些都是社团带给学生们学习以外的收获。而这些经历都将成为青年学子难忘的回忆和宝贵的人生经验。
本章参考书目
1.陈平原、夏晓虹:《北大旧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张中行:《负暄琐话》,中华书局,2006年。
3.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06年。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
5.郑小惠、童庆钧、高瑄:《清华记忆——清华大学老校友口述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www.xing528.com)
7.潘光旦:《直道待人 潘光旦随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8.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华书局,2012年。
9.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0.许渊冲:《诗书人生》,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11.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徐以骅等:《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顾良飞:《清华大学历任校长演讲精选——开学和毕业的精彩瞬间》,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注释】
[2]潘光旦:《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载《民国大学 遥想大学当年》,东方出版社,2013,第235—236页。
[3]冰心:《我的大学生涯》,《书摘》2003年第2期。
[4]陈鹤琴:《我的半生》,上海三联书店,2014,第158—1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