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这一标题,或许会让人有些困惑,稍做解释一下,这里的“拉丁区”是指在当时北平北大沙滩周围的一块区域,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住户,便是北大的“偷听生”。
胡适曾在《独立评论》上写过专文《北平的“拉丁区”的短记》,这里面对“拉丁区”有这样的介绍:有人说,北平的沙滩一带,从北河沿直到地安门,可说是北平的“拉丁区”。在这里,有许多从各地来的学生,或是准备考大学,或是在北大的各系“偷听”,或是自己做点专题研究。[4]
这些慕名而来的学生往往经济上并不宽裕,他们有的没有固定职业,有的靠打零工维持基础的生活。散文家钦文当年就是个失业的小学教师,他交不出学费,也负担不起连续读书。翻译家金克木当时只是个自学青年,没有工作,只能靠向各报刊投稿写诗拿点微薄的稿费来维持生活。(www.xing528.com)
缺乏稳定经济来源的他们无法负担高昂的生活开销,在他们聚居的“拉丁区”里,物质条件显得相当局促:不干净的毛房,雨季从墙里面往外渗的霉气,每天早晨你得拉开嗓门洪亮地喊“茶房!打水!”。这些小公寓通常是一个不太大的四合院,院中种上点鸡冠花或者牵牛花之类,甚至有时有金鱼缸,但多半是并不十分幽美的。东西南北一间间的隔得自成单位,里面一副铺板,一张窄窄的小书桌,两把凳子,洗脸架,运气好也许还有个小书架。地上铺着大小不一的砖,墙上深一块淡一块,裱糊着发了黄或者竟是发黝黑的白纸,衬着那单薄、残废、褪色的木器,在16支灯光下倒也十分调和。公寓的钟通常比学校的快半点,这样,老板娘夜间好早点关电门。[5]小小的房间,不亮的灯光,拥挤、潮湿、幽暗,或许是“拉丁区” 里日常生活的写照,但并不妨碍这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
虽然这里的居住条件相当艰苦,但优势在于生活费用低廉,而正是这一点打动了那些囊中羞涩却一心向学的青年的心。“公寓的房钱,好一点的四五块钱够了,坏一点的一两块就成,茶水、电灯、用人,一切在内。吃饭,除附近的便宜小饭馆外还有最便宜者,几分钱就可以吃饱一顿。”[6]另一个突出的优势则是它邻近北大和北平图书馆,那正是读书人向往的天堂。窗明几净的北大图书馆、浴室和球场,更有北大之门随时向人敞开着,使“拉丁区”成为求知者念念不忘的乐土。在北大的课堂、图书馆,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而最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有机会听到北大名师的课,一睹名师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