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师们的求学记忆:揭秘第三类学生偷听生

大师们的求学记忆:揭秘第三类学生偷听生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正式学生自不用解释,“旁听生”这样的身份在当时也不少见。而课堂上还会有一些未选课却跑来听课的学生,这些校内或校外的学生,便是“偷听生”了。所以“偷听生”虽然不是北大正式注册在籍的学生,但在北大的校园里,他们几乎与学生平分天下。于是敞开的北大校园给这些“偷听生”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慰藉,而“偷听生”们的活跃也成为北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北大开放包容的校园精神做了一个最好诠释。

大师们的求学记忆:揭秘第三类学生偷听生

冯友兰先生回忆,按当时的说法,北大有三种学生:一种是正式学生,是经过入学考试进来的;一种是旁听生,虽然没有经过入学考试,可是办了旁听手续,得到了许可;还有一种是偷听生,既没有经过入学考试,也未办旁听手续,未经许可,自由来校听讲的。[1]

正式学生自不用解释,“旁听生”这样的身份在当时也不少见。翻译家杨绛当时原本已就读于东吴大学,但她不喜欢原来的专业,经朋友鼓励准备投考清华。由于错过了当年的考期,她初到清华时,便是借读身份,经过一年旁听课程和正式考试,隔一年才正式考入清华。而杨亮功(后为知名教育学家)初入北大时,因错过考期,也是以“旁听生”的身份在北大学习的。他们旁听多半是为了方便在学校准备复习应考。

而课堂上还会有一些未选课却跑来听课的学生,这些校内或校外的学生,便是“偷听生”了。季羡林在清华就读时就曾广泛听课,慕大师之名,他曾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诸多先生的课,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不受欢迎的情况。不过在冰心的课堂上却碰了一次壁。当时冰心在文坛已颇有文名,慕名而来听她课的学生坐得满满当当,第一堂课上冰心便威仪俨然地对他们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2](www.xing528.com)

“偷听生”听起来似乎不那么登大雅之堂,不过据千家驹回忆,这里的“偷”,并非偷偷摸摸的意思,也不含有歧视或侮辱的意义,与正式生不同的只是他们不得参加学期或毕业考试,也无学分可得。而且在大多数时候,学生并不会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待遇。所以“偷听生”虽然不是北大正式注册在籍的学生,但在北大的校园里,他们几乎与学生平分天下。课堂里有他们的身影,图书馆里他们在苦读。

马叙伦曾对校长蔡元培说,北大有五公开,一是课堂公开,不管有没有学籍,都随便听课。有时旁听生来早了先抢到座位,迟来的正式生反而只好站后边。二是图书馆公开,可以随便进出。三是浴室公开,莲蓬头反正一天到晚开着,什么人都只管去洗。四是运动场地公开,操场上外校学生有时比本校的还多。五是食堂公开,北大的学生食堂都是包出去的小饭馆,里外用膳价格一个样。[3]热心平民教育的蔡元培听了很是表示赞同。于是敞开的北大校园给这些“偷听生”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慰藉,而“偷听生”们的活跃也成为北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北大开放包容的校园精神做了一个最好诠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