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眼中朱自清的性格是少年老成、平和中正,他也自认为学习哲学的他是一个冷静的人,偏于理性。但他待人真诚,又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因此性格并不外露的他同样赢得了一众朋友。
他在中国公学教书时结识了作家叶圣陶,两个性格相近的人越走越近。假日里,他们常会同去西湖,携友谈天,有时泛舟湖上,欣赏自然美景。两个年轻人惺惺相惜,叶圣陶对朱自清的描写也是生动的。1925年,叶圣陶在《与佩弦》一文中,记下了他眼中的朱自清:
你每次来上海总是慌忙的。颧颊的部分往往泛着桃花色;行步急遽,仿佛有无量的事务在前头;而遗失东西尤为常事,如去年之去,墨水笔同小刀都留在我的桌上。其实岂止来上海时,就是在学校里,课前的预备,我见你全神贯注,表现于外表的情态是十分紧张;及到下课,对于讲解的回省,答问的重温,又常常红涨着脸。你欢喜用“旅路”这类的词儿,我想借用周作人先生称玉诺的“永远的旅人的颜色”一语来形容你慌忙的神气,可谓巧合。我又想,可惜没有到过你的家里,看你辞别了旅路而家居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慌忙的。但我想起“人生的旅路”的话时,就觉得无须探看,“永远的旅人的颜色”大概总是“永远的”了。
你的慌忙,我以为该有一部分的原因在你的认真。说一句话,不是徒然说话,要掏出真心来说;看一个人,不是徒然访问,要带着好意同去;推而至于讲解要学者领悟,答问要针锋相对:总之,不论一言一动,既要自己感受喜悦,又要别人同沾美利。(你从来没有说起这些,自然是我的揣度,但我相信“虽不中不远矣”。)这样,就什么都不让随便滑过,什么都得认真。认真得利害,自然见得时间之暂忽。如何教你不要慌忙呢!(www.xing528.com)
是的,朱自清的步伐总是匆匆忙忙,有时还会丢三落四,他对自己的生活关心不多,但对学生、对朋友几乎有求必应。
朱自清的另一位朋友是俞平伯,他出身世家,在北大读书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才华。朱自清因为写作新诗常常与俞平伯探讨,在朱自清眼里,自己的诗是真挚的,带有真感情的,但或许少了一丝艺术的想象和表现,俞平伯却对他的语言表示了很高的赞赏。俞平伯与朱自清在“民众文学”、新诗理论等方面见解不同,但这些都不妨碍两个人终身的友谊,在俞平伯眼里,朱自清的为人同他的诗歌一样,是质朴清新、真挚自然的,既无特示幽深,也不故作狂放,仿佛毫不经意地随手写出,却显得蕴藉而隽永,有一种内在的淳厚美。他的老友杨振声也有一段这样的评价: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末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对人对事对文章,他一切处理的那末公允,妥当,恰到好处。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