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自清:学生心中的认真师者

朱自清:学生心中的认真师者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自清读书期间,由于家中遭遇变故,家境困难,差点不能完成大学学业。在他学生的印象中,他是位谦和的教授,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由此可见当年朱自清的课在学生中间受欢迎的程度。此时的朱自清,已是颇有知名度的大作家,作品被选入课本,但在学生面前他却如此自谦,仍不失读书人本色。朱自清为了上好课,解答学生的问题,批改作业,往往会花费很多的个人时间,但他并不以此为苦,相反他一直希望把更多的东西教给学生。

朱自清:学生心中的认真师者

朱自清读书期间,由于家中遭遇变故,家境困难,差点不能完成大学学业。毕业后,他便早早接受邀请,带着妻儿到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国文教员。在他学生的印象中,他是位谦和的教授,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他中等身材,面庞清瘦,头发左偏分,戴圆边框的度数不太深的近视眼镜。日常着浅色西装时多,讲究整齐、笔挺,喜随时戴礼帽,给人以文质彬彬之感。

他热爱家乡扬州,有时向人自我介绍时,总是说:“我是扬州人,祖籍绍兴,家住扬州。”谈话保持浓重的扬州口音,偶尔夹杂着“二八京腔”的词汇。

初登讲台的朱自清很珍视教学的机会,“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好像他在未上课之前,早已经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又生怕把一分一秒的时间荒废,所以总是结结巴巴地讲。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1]其实他的结巴正源自想把更多的话带给学生。

这位新诗人在中学生中受到热情的欢迎,他以他的认真负责和扎实的讲课内容赢得大家的尊重。1924年,朱自清来到宁波的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教高中文科国文。他自编教材,将鲁迅的《阿Q正传》《风波》等编入国文课本,详加解析,颇受学生欢迎。他一贯认真和蔼的教学作风,使得学生都乐于向他请教。有时,他的宿舍里挤满了学生,于是,他索性开辟第二课堂,在屋子之间置一张桌子,学生环桌而坐,他则汩汩滔滔,或阐明语源词意,或教以作法,往往达数小时。

在北京任教时,他曾被钱玄同邀请到北师大国文系兼课,讲“新文学概要”。后来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张清常在《怀念佩弦老师》中提道:“他的这门课安排在星期六的下午……平常就常有人缺课,何况在星期六下午……出乎意料的是,选课听讲的特别多,只好安排在礼堂上课。一个学年从头到尾都是座无虚席,这个号召力可真大。”由此可见当年朱自清的课在学生中间受欢迎的程度。

他的课是认真准备,一丝不苟地带给学生的。学生吴祖缃回忆,上课时朱自清“一手拿着讲稿,一手拿着块叠起的白手帕,一面讲,一面看讲稿,一面用手帕擦鼻子上的汗珠。他的神色总是不很镇定,面上总是泛着红……他极少说他自己的意见;偶尔说及,也是嗫嗫嚅嚅的,显得要再三斟酌词句,唯恐说溜了一个字。但说不上几句,他就好像觉得已经越出了范围,极不妥当,赶快打住。于是连连用他那叠起的白手帕抹汗珠”。“他所讲的,若发现错误,下次上班必严重地提出更正,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请你们翻出笔记本改一改。’”[2](www.xing528.com)

但他却不愿意占用更多的时间说自己。有一次同学发现他的讲演里漏了他自己的作品,因而提出质问。他就面红耳赤,非常慌张而且不好意思。半晌,他才镇定了自己,说:“这恐怕很不重要,我们没时间来讲到,而且也很难讲。”有些同学不肯罢休,坚持要他讲一讲。他看让不掉,就想了想,端庄严肃地说:“写的都是些个人的情绪,大半是的,早年的作品,又多是无愁之愁。”此时的朱自清,已是颇有知名度的大作家,作品被选入课本,但在学生面前他却如此自谦,仍不失读书人本色。

他对学生作业是极度认真负责的,教中学时,计分有种特别的方法:画格子。譬如首格代表90分到100分,次格代表80分到90分,如果你第一篇作文得85分,他就在次格正中点一点;第二篇如得93分,就在首格中稍偏下的地方点一点,再把各点用线连接起来,由于点的升降,就可以一目了然,知道自己成绩的进退。用这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努力改进提高,他也颇费苦心。

清华教课时,朱自清开了一门课程古今诗选”,他要求大家模仿写作,批改作业时他非常认真。吴组缃回忆道:“朱先生改得可仔细,一字未惬,他也不肯放过。有一句好的,他也要打双圈。常常使我们拿到本子,觉得对他不起,因为我们老是不免有点混。”[3]朱自清开设的“新文学研究”课上,发的讲义有大纲,有参考书目,厚厚的一大沓。每星期得交一次读书报告。这种报告上若有什么可取的意见,发还的时候,他就会说:“你这段话,我摘抄了下来,请你允许我。”

朱自清为了上好课,解答学生的问题,批改作业,往往会花费很多的个人时间,但他并不以此为苦,相反他一直希望把更多的东西教给学生。他乐于指导诗社,也非常愿意分享他的感受与心得,不论是爱好新诗的学生还是喜欢写作的学生,许多学生回忆起他的教学生涯时,都感到从中受益匪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