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投考学校,就要按照学校的招考时间和条件去赶考。虽然民国不像古代考科举那么辛苦,不过就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赶考也是件折腾人的“体力活”。
语言学家赵元任刚开始在南京的江南高等学堂读书,他家住在常州,南京与常州两地虽不远,但他第一次去南京时,从家到南京就得水陆换乘,整个行程颇为周折。他先是乘小火轮东行至苏州,然后换乘较大轮船到上海,在旅馆住一夜,最后再换乘扬子江大轮船前往南京。
因为大多数学校除了在学校所在地设考场之外,还会在上海、北平这样交通方便的大城市设考点,对于大多数非本省赶考的学生来说,赶考路就需要跨省,显得更为漫长了。当时季羡林从老家山东到北平投考学校,他记得到北平赶考的学子,几乎全国各省的都有,连僻远的云南和贵州也不例外。北大早年毕业生杨亮功(后为知名教育学家)回忆,他从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便计划北上作升学准备。由于他是初次出远门,父亲伴他由乡间到县城。他们与同行赶考的4位同学搭伴,一路由巢县搭小轮,经芜湖,乘大轮,到南京,转津浦铁路北上。路上大家相互照料,减少了很多旅途上的困难。而对他来说,有个曾进京参加过殿试的父亲对于沿途情形给予指示,也是相当幸运的。(www.xing528.com)
在考期安排方面,为了方便考生应考,各校会尽量地错开。一个考生也尽量地参加不同学校的入学考试,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在到北平投考的考生中,一个人同时报考六七所大学的不在少数。陈岱孙本人在1918年春投考时,就依照所选择几所学校考期的先后,为自己排出一张应考表。其中清华考试时间较早,陈岱孙从老家福州赶到上海参加的第一场就是清华的考试,而其他大学的入学考试都晚至七八月才举行,他也只好做第二次、第三次来沪的准备。
每个大学不仅考期安排不同,考试场次也不同。热门的如北大和清华当然只考一次。但有的大学,比如朝阳大学,据季羡林回忆,一个暑假就招生四五次。“每年暑假,朝阳大学总是一马当先,先天下之招而招。第一次录取极严,只有极少数人能及格;以后在众多大学考试的空隙中再招考几次;最后则在所有的大学都考完后,后天下之招而招,几乎是一网打尽了。”[5]季羡林评论,这种做法主要是出于经济考虑。因为考试报名费为每人三元大洋,这在当时是个不菲的数目,等于一个人半个月的生活费。替各位考生来算笔经济账,参加一次考试的报名费、路费,再加上食宿等等的各项开销,花费还真是不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