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谈论电影、电视、广告、流行音乐或者设计,“再造往昔”这个词都意味着大买卖:销售的火爆使得这一概念独占鳌头。弗雷德·戴维斯(Fred Davis)在他的著作《渴望旧日时光:怀旧的社会学》中探讨了怀旧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当人们想起自己的孩提时代,脑海里浮现出那时的流行音乐、电视节目或者电影。同理,消费品也不例外。戴维斯曾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认为消费品与大众传媒一道,企图携手发展出一种模式、或曰一种性格、情节、形象、暗示、体裁、新奇点且能勾起大众的兴趣,二者的合谋激发了消费者的集体怀旧情绪。我们回顾旧日电影的同时,也连带清晰地追忆起旧时家喻户晓的日用物什。社会进步的速度太快,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化无穷,每一代人都要在上一代经验缺乏的情况下,自行考虑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及可能性,“的确,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不稳定而疯狂的世界:这里没有既存的指标,没有不动摇的习惯,没有确定的内心信念”……处在一个文明融通、国际信息交汇的时代,现代人既感到八方际会的丰腴,又感到无所归依的苦恼与迷茫。未来代表陌生与未知,一般而言,人们并不喜欢陌生与未知,总希望能控制他们的生活环境。然而现在的社会到处充满了陌生与未知,于是人们尽可能从熟悉的物什上寻求感情的庇护,在感情其实并不存在的地方浇注感情基因,使自己感到安全舒适。设计师的触角敏锐地探测到这一新的需求动向,试图透过熟悉的样式引发消费者的非自主性记忆,一把老式的座椅,一个模样笨拙的闹钟,以及一件昔日风行的衬衫,在引发观者不由自主地沿着来路走回童年,忆起母亲的一抹微笑或一段快乐的游戏时光。一去不复返,因而很难证明曾经存在的事物在记忆聚光灯的照射下,在设计师们的刻意安排下再度复活,重新迸发出生命的温暖与温情。
正如戴维斯所指出的那样,媒体与消费品一道,为我们的集体怀旧提供了富有魅力的主题。在他的文章“诉诸乡愁:山峦、记忆与时光的神话”(1997)中,他比较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汽车广告和度假胜地的广告后,得出结论说:“汽车广告设计的要点在于向未来看齐,而度假胜地的广告设计则向过去靠拢。人们认为产品中美好的特质在乎过去,而非将来……”在他看来,乞灵于过去以寻求“美好”的原因再清楚不过:未来图景一片黯淡茫然,令人不敢寄托多少希望。他的这一观点在美国遭遇“911”后更加得以清晰印证:就像人们会在饥荒年景存储干粮那样,当我们对未来抱着惴惴不安的心态时,选购熟识的产品会在心理上带来更多的安慰。(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