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者对于民族传统的借鉴,不应是不加辨析、照单全收式地馨香顶礼膜拜,而是有选择地接纳,经过一番解构、挑选、调整、转化、重建,使优秀的传统作为重要的学术资源得以发扬光大,从而滋养我国当下乃至未来的艺术学发展。艺术学的民族性特征是我国艺术理论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旦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核心因素会成为我国艺术创作的重要参照系而愈发具有独特审美价值。民族文化精神作为艺术创作的深层心理结构,在其濡染下形成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审美把握方式富有民族性气质,因而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对于艺术学的发展来说,传统和继承是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而更新和创造是它的目标和归属点。
(1)中国艺术学的民族性建构,首先应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资源,全面、系统地揭示先秦以来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理论的历史内容及其民族特点,尊重其本来面目,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阐释和价值的发现,否则,丰厚的艺术文化遗产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故纸堆或无生命的旧标本。
中国学者需要清醒的“文化自觉”[79]意识,在中西古今的坐标系上,找准自身的定位,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新语境下反观自我,认识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世界上的价值和意义,方有可能继续作出我们独特的贡献。若要真正做到“古为今用”,须强调研究主体的现代意识,站在时代艺术的高度,运用现代的艺术观念和新颖的研究方法(包括合理的传统研究方法),准确地阐释、归纳古代艺术理论丰赡的历史层次和复杂的体系结构。接续千年文脉,继承王国维、宗白华、周氏兄弟等开创的对中国古代艺术理论或作品进行创造性现代转化的事业。王国维在吸收德国康德、叔本华、尼采哲学的基础上,兼采英法诸家学说,深研先秦诸子及宋代理学,又攻西方伦理学、心理学、美学、逻辑学、教育学等,精通我国传统的诗歌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意境说”。作为现代“美学双峰”之一的宗白华,早年受叔本华、柏格森、康德、歌德等的影响,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对现象世界本体的思考,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观,康德深邃博大的美学思想,歌德笔下浮士德永不停息的奋勉精神,共同构成了宗白华意境学说的理论修养基础,深切结合中国的《易传》、老庄哲学、魏晋玄学、禅宗思想、唐代哲学、宋代理学和诗歌等,从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出发,运用缜密的思辨方法,开启了中国艺术研究中的时空新境界,阐发了关于中国艺术意境圆融幽渺的美学思想。鲁迅所说的下面一段话虽然针对文学,对艺术也同样适用:“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的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的活动有利。”[80]鲁迅自己的作品即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其文章“清俊”“通脱”,追慕魏晋风度,上承六朝文章的意蕴闳深、笔力遒劲的特点,特别推崇嵇康,尤喜其“析理绵密”,“长于辩难,文如剥茧,无不尽之意”[81]。因此,前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称誉他为“真正的中国作家”,评论“他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82]。其他的学者虽然成就各有千秋,但总体而言,具有类似的特点:即在“兼通世界之学术”的比较基础上,以“中学为本”,在参与当代艺术学研究中,开展现实与历史的对话,吸收古代艺术理论和作品的精华加以创造性转化,即落实在“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另外,在中国艺术学的民族性建构中,应重视联系具体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而非脱离具体的艺术作品,凌空蹈虚地纯粹思辨“宏构”。理论往往源自对于实践的归纳总结,实践往往走在理论的前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而十分紧密。理论往往比较抽象、概括,联系具体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进行考察分析,容易准确深入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和艺术观念,特别应注意到,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透视,须放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背景下予以考察,才能获得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如果忽视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分析,易形成片面的印象或错觉,作出空泛的、不确切的论断。
(2)中国艺术学的民族性建构,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的继承与发扬,探寻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现实生长点,探索古代艺术理论哪些具有普遍意义,哪些与当代艺术学理论建构在内涵方面有共通之处,即对那些有着普遍规律性的部分,系统地加以整理,推陈出新,赋予其新的思想和意义,与当代艺术学理论相接续,化为与当代艺术学理论血脉相连、声息相通的有机组成部分。
(3)中国艺术学的民族性建构,应从继承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和评论形式入手,厘清我国古代艺术学理论自成体系的特点及其演变历程,把握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基本精神,系统梳理我国传统中一系列艺术学理论的名词、概念、范畴的真切含义。中国古代思维具有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认为“变易”才是永远不变的,有别于西方思维注重理性、秩序性、超越性,具有追求永恒性的特质。受此思维方式影响,中国传统的文史哲历来不分家,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品鉴往往结合为一体,交融互渗,相互影响。如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的“六法”,即是将艺术创作理论和艺术品鉴准则熔为一炉而治。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既是翔实叙述历代名画的艺术史著,也是在艺术评论上着墨较多的画论杰作。唐人张怀瓘在《书断》中始立神、妙、能三个等第,唐人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对诸多杰出画家的佳作品鉴,勘定为“神、妙、能、逸”四品,无疑为富有中国特色的书画欣赏品鉴标准。近人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意境说”,虽然基于古代诗词,但依然可以推广应用于各门类艺术的评论中。他提出的“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分类,使“意境”说的讨论更加细致深入,同时兼顾了创作者的体验、艺术作品的表现、观者的感受等方方面面,所以较以往“兴趣”“神韵”诸说不但更为贴切,而且更为全面,在继承和求真的基础上,开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批评新视野。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关系紧密,将古代艺术学理论中特有的思维方法以及独有的批评方式和语汇融入当代艺术批评理论中,有助于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当代艺术批评。
胡适在1921年所撰的《国语文法的研究法》中,将“归纳的研究法”“比较的研究法”和“历史的研究法”列为“三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到1923年胡适为整理国故而发出宣言,提出“历史的眼光”“系统的整理”和“比较的研究”作为同人努力的方向。[83]其中,“归纳”是治学之根基,“比较”是身处世界文化交流学人的共识,例如,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曾言:“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84]其目的便是在多元参照、比较认知中探寻新的文化发展之路,而“演进”又糅进“历史的眼光”。此观点时至今日仍如振聋发聩的木铎,值得我们深思活用。在中国艺术学民族性建构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认清自己文化的主体,同时,在坚持这些基本精神薪传火继的前提下开拓创新,即所谓“反本开新”。[85]从而实现“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86]。
中国现代艺术学只有以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和民族风格,才能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中国的艺术学,已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学者提出这一概念时的内涵。建构和发展艺术学‘本土化’的学科体系,核心是‘中国艺术’”[87]。随着国际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它必将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和精神财富。艺术学研究中国学派的早日建立,有助于融合成世界性的新艺术学的奠立,有着丰厚深湛艺术文化传统的华夏子民们,将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此文为2015年“中国艺术学的传统资源与当代构建理论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投稿论文,获邀参会并作发言。
【注释】
[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页。
[2]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43页。
[3]张光福:《中国美术史》,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第202页。
[4]阮璞:《历代名画记以史传之书而兼具品第、著录性质》,《画学丛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6页。
[5]洪再新:《古代画学史的超稳定结构——〈历代名画记〉浅析》,《新美术》1987年第3期。
[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71页。
[7]陈平:《从传统画史到现代艺术史学的转变——张彦远、郑午昌与藤固的绘画史写作方法之比较》,《新美术》2001年第3期。
[8]陈平:《从传统画史到现代艺术史学的转变——张彦远、郑午昌与藤固的绘画史写作方法之比较》,《新美术》2001年第3期。
[9][美]杜朴、文以诚,张欣译:《中国艺术与文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6页。
[10]梁江:《从俞剑华到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之转型》,引自美术史学者梁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48b32cf30100ch2d.html
[11]滕固:《腾固美术史论著三种》,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55页。
[1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页。
[13]李立新:《探寻设计艺术的真相》,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14]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73页。
[15]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5页。
[16]巫鸿:《美术史十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14页。
[17]方闻:《问题与方法——中国艺术史研究答问(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3期。
[18][美]温尼·米德·米奈,李建群等译:《艺术史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19][美]温尼·米德·米奈,李建群等译:《艺术史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20]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91页。
[21][美]温尼·米德·米奈,李建群等译:《艺术史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22][美]温尼·米德·米奈,李建群等译:《艺术史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23][美]温尼·米德·米奈,李建群等译:《艺术史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24]重建中国艺术史的论述,需要对自欧美等地舶来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作出选择、调整、修订、扩充乃至创造自己别具一格的新方法,整合旧有资料和新发现的资料,使之成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新典范。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曾说:“我们中国的历史素来没有科学的叙述。”言下之意,我国的历史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和严谨的方法指导,在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上,此观点至今读来仍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值得我们深思并引以为鉴。但西方的“科学”方法能否直接移植、照搬、挪用于中国的艺术史研究呢?曾有学者提出以西方形式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比如: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方闻以风格分析的方法考证的一幅传为10世纪后期燕文贵的作品为11世纪初期屈鼎所作,而加州大学艺术史教授高居翰等人则定为12或13世纪的作品,相差1~2个世纪。这些截然不同的研究结论,至少说明这些所谓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直接搬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时依然困难重重。①方闻:《问题与方法——中国艺术史研究答问(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3期。
[25]方闻:《问题与方法——中国艺术史研究答问(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3期。
[26]张道一:《张道一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73页。
[27][美]温尼·米德·米奈,李建群等译:《艺术史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
[28]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57页。
[29]范景中主编:《美术史的形状》(I),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30]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1页。
[31]陈淳:《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问题》,《东南文化》2002年第3期。
[32]葛兆光:《宅兹中国》,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2页。
[33]巫鸿:《美术史十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6页。
[34]李倍雷:《图像、文献与史境:中国美术史学方法研究》,《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35]杜维运:《比较史学的困境》,载中兴大学历史系主编:《第三届史学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青峰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36]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37]陈红民:《回顾与展望:中国大陆地区的民国史研究》,《安徽史学》2010年第1期;
[38]姜德明:《书衣百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页。
[39]《幻洲》半月刊,系创造社刊物,1926年10月创刊,1928年1月停刊,为64开袖珍毛边本。叶灵凤负责装帧设计,并且从封面到插图、题花、尾饰、广告等,都由他一人经营。(www.xing528.com)
[40]《戈壁》为1928年5月创办的半月刊,32开毛边本,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
[41]刘半农译,法国小仲马著的《茶花女》剧本,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
[42]《薇娜》为L.Kampf著,1928年由微明学社编辑,开明书店总发行,由钱君匋设计封面。
[43]该书系苏联作家里别进斯基著,江思(即戴望舒)、苏汶(即杜衡)译,1930年5月由上海水沫书店初版,同年5月再版,为大32开毛边本,灰色布纹纸封面。
[44]《上海轻工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轻工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45]翦伯赞:《史料与史学》,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46]梁晨:《大数据时代历史研究新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3日。
[47]梁晨:《大数据时代历史研究新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3日。
[48]梁晨:《大数据时代历史研究新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3日。
[49]赵媛:《充分释放大数据价值潜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27日。
[50]John Dewey.Art as Experience.New York:Capricorn,1958:38-39,55.
[51]Charles W.Morris.Proposed Course Descriptions.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1937.
[52]Charles W.Morris.Proposed Course Descriptions.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1937.
[53]Moholy-Nagy L.Vision in Motion.Chicago:Paul Theobald,1947.
[54]Herbert Simon.The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Cambridge:MIT Press,1981.
[55]Herbert Simoned.The Rhetorical Turn:Invention and Persuasion in the Conduct of Inqui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162-84.
[56]胡月:《关于民族传统服装新生的思考》,《装饰》2000年第5期第13页。
[57]包铭新:《20世纪上半叶的海派旗袍》,《装饰》2000年第5期第11页。
[58]包铭新:《20世纪上半叶的海派旗袍》,《装饰》2000年第5期第11页。
[59]胡月:《关于民族传统服装新生的思考》,《装饰》2000年第5期第13页。
[60]鲁迅:《〈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
[61][美]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196页。
[62]参见: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网站“一代哲人宗白华”:http://philo.nju.edu.cn/show.php?id=376
[63]参见: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网站“一代哲人宗白华”:http://philo.nju.edu.cn/show.php?id=376
[64]夏燕靖:《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上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页。
[65]张云龙:《鲁迅美术思想论纲》,《东岳论丛》2014年第9期。
[66]李立新:《中国艺术学八十五年历程》,《艺术学研究》2007年第1期。
[67]参见周作人:《〈燕知草〉跋》,《永日集》;《〈苦竹杂记〉后记》,《苦竹杂记》。
[68]例如蔡元培、王国维、鲁迅、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马采等人已经开始或完成其代表作,或在大学提倡开设艺术学、美学等方面的课程,如蔡元培提出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69]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
[70]李立新:《中国艺术学八十五年历程》,《艺术学研究》2007年第1期。
[71]凌继尧:《艺术学:诞生与形成》,《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72]李立新:《中国艺术学八十五年历程》,《艺术学研究》2007年第1期。
[73]张道一:《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建立问题》,《文艺研究》1997年第4期。
[74]李心峰:《元艺术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页。
[75]凌继尧:《艺术学:诞生与形成》,《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76]凌继尧:《艺术学的诞生》,《艺术学研究——方法与前景》,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77]详情请参阅:http://edu.sina.com.cn/kaoyan/2015-07-13/1110477570.shtml。
[78]来华讲学的专家包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方闻,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Martin Powers(包华石),英国艺术史家Gombrich(贡布里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教授James Cahill(高居瀚),波士顿大学美术史系主任Fred Kleiner(弗雷德·克莱纳教授),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Angela Miller教授(安杰拉·米勒),悉尼大学亚洲艺术史教授John Clark(姜苦乐),美国克利夫兰美术学院艺术史教授David Carrier(大卫·卡里尔),美国华盛顿大学林志教授,香港大学副教授Carolyn D.Muir(穆凯琳),香港大学副教授Greg M.Thomas(陶格),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史与视觉文化研究系副教授Anna Brzyski(安娜·布莱茨基)等,此外,还有许多来自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的学者。
[79]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页。
[80]鲁迅:1934年4月19日致陈烟桥信。
[8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3-46页。
[82]参见《对鲁迅的人物评价》,资料来源:文学网http://wenxue.yjbys.com/luxun/26337.html
[83]胡适:《国语文法概论》,《胡适文存》一集卷三,亚东图书馆1921年版,第36页。
[84]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85]汤一介:《反本开新:汤一介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6]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87]王文章:《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文艺研究》2011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