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琴史》的《拟象》篇记载:“圣人之制器也,必有象。观其象,则意存乎中矣。琴之为器,隆其上以象天也;方其下以象地也;广其首,俯其肩,象元首股肱之相得也,三才之义也。高其前以为岳,命曰临岳,象名山峻极,可以兴云雨也。虚其腹以为池,一曰池,一曰滨,象江海幽远,可以蟠灵物也。所以张弦者曰轸,象车轸以载,致远不败也。所以柅弦者曰凤足,象凤凰来仪,鸣声应律也。翼其旁者曰凤翅,传其末者曰龙尾,取其瑞也。其所饰之材以枣,以黄杨,以玉,以金,或以竹。枣赤心,黄杨正色,玉温金坚,竹寒而青,皆君子所以比德者也。”[71]在这里,作者明确指出古代圣人制器,其中必然蕴含着“象”(形象、意象、象征)。观其象,则立意充盈其中。作为乐器的琴,琴面的隆起象征着天,琴面下底方正象征着地;琴首宽阔、琴肩向下象征着头与胳膊之间的对应关系,象征着天、地、人三才的含义。在这里,设计者通过古琴呈现出一个奇妙的宇宙世界缩影:琴的前方高耸犹如起伏的山岳,命名为“临岳”,象征着名山大川峻峭险拔,可以兴云播雨;琴腹有意使其虚空,仿佛池沼,仿佛水滨,象征着江海的深邃幽远,可以蟠养祥瑞的灵物;张弦之处之所以名为“轸”,象征着车轸载物,即使远行也不会散架;缠弦之处名为“凤足”,象征凤凰来仪,鸣叫的声音与音律相应和;琴的两翼名为“凤翅”,琴的尾部称为“龙尾”,象征祥瑞。装饰琴的材质有枣木、黄杨木、玉石、黄金或者竹子,枣木有红色的心材,“赤为心色”,象征着一片赤诚的丹心,红色也是喜庆、吉祥、欢乐的象征;黄杨木的黄色,在五色——青赤黄白黑之方位居中,“地谓之黄”,“黄色”乃为土地之色,所以称为“正色”;玉石性质温润,象征着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品格;黄金材质坚硬,象征着坚贞不屈的性格;竹子性寒色青,竹身有节,可弯而不可折,象征着谦谦君子高尚的人格,这些都是君子比拟德行的参照物。我们发现,与墨黑色的琴身相配的,乃是青(竹子)、赤(枣木)、黄(金)、白(白玉)色的饰材,五色纷呈,形象地表述了中国先秦《乐记》上《乐象》篇记载的“五色成文而不乱”的思想。
从符号学角度来说,古琴中的“名山”“池滨”“凤”“龙”等图像符号作为一种“客观对应物”,一端联系着感觉与经验的世界,一端则指向观念与超验的境域,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图形徽识”,“其意义为一群,一个阶层和一个文化的所有成员所熟知”。[72]古琴集形制、色彩、装饰和材质等不同类型的符号为一体,琴器外表之“象”,蕴含了天地、自然、社会、人文之种种奥秘与丰富的意象、意境,因而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
从构造学角度而言,琴的各部分结构设计得十分合理。琴的整体形状依凤身体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一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其体积适中,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长于寄情。从琴各部分的形制和名称亦可见出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至深: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其内里暗含着某种术数哲思和社会伦理。(www.xing528.com)
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73]这些古琴形制名称的象征意义真实地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是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规范和传统习惯,其作用是为了使社会尊卑有别,“强调维持等级社会的秩序,所谓‘天地之序’”[74];“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使个体与群体和谐、协调,“强调保持整个社会的谐和,所谓‘天地之为’”[75]。“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和,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社会秩序。所以“礼”“乐”这两套貌似相反的思想的推行,实则为共同达到“和合性”的终极目的而服务。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名称来看,“表现出儒家重视造物装饰在维护宗法制社会方面的价值”[76]。
古琴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象征性的理念,一把古琴可以说就是对凤凰或人体的成功模仿,更是对一个宇宙的微缩,设计者为古琴赋予一种生命的意象——它形神兼备,风神独具,充满生命的脉动。古琴的设计者将宇宙、人文事物的属性与君子的品格及对古琴寄托的象征理想联系起来,而象征和其所要表现的概念之间,凭借的是类比的方法。所谓类比,是指“通过一个比较点来维系的一个形象和一种思想间的联系”[77],这种形象和思想之间的联系往往借助隐喻、意象、通感、比较、联想、氛围营造等诸多手法交错并用,其过程宛如一位修辞学家,通过效法天地自然、人文社会而获得取象比类的形式,作为供其规律性组合的语汇,通过新的综合而赋予其象征性的意义。古琴的创制之理,包含了天地、时空、人事、阴阳、律历、伦理等深刻道理,从而使古琴被推崇为“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神器”“圣人之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