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曙光:十月革命引领中国革命进入新纪元

新时代曙光:十月革命引领中国革命进入新纪元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作为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代表,李大钊认定,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新文明之曙光”,中国革命必须“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鲁迅也赞颂俄国人民“因为所信的主义,牺牲了别的一切,用骨肉碰钝了锋刃”,夺取了胜利;并从十月革命的“刀光火色”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新时代曙光:十月革命引领中国革命进入新纪元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新时代曙光

十月革命爆发后的第三天,即11月10日,上海《民国日报》就以“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11日,《晨钟报》《时报》《申报》也都对十月革命作了报道与介绍。过了四个月,《劳动》杂志在《俄罗斯社会革命之先锋李宁事略》一文中,用比较明确的语言指出:“现在我们中国的比邻俄国,已经光明正大的做起贫富一班齐的社会革命来了。社会革命四个字,人人以为可怕,其实不过是世界的自然趋势。”(23)

但是,第一个向中国人民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是李大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24)从1918年7月开始,李大钊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重要论文,为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社会主义的质素。作为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代表,李大钊认定,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新文明之曙光”,中国革命必须“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25)他敏锐地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26)热情地欢呼:“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27)鲁迅也赞颂俄国人民“因为所信的主义,牺牲了别的一切,用骨肉碰钝了锋刃”,夺取了胜利;并从十月革命的“刀光火色”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8)

就在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向中国人民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李大钊指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与系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这三部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29)中国人民花了将近八十年时间,在救亡图存的长期奋战中,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和斗争、失败、再斗争的艰难历程,付出无数代价,通过各种比较,最后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强调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30)在中国,正是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工农民众,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919年5月4日,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新篇章。

(1) 宁调元:《秋兴用草堂韵》,《近代诗选》,第469页。

(2) 《咨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文》,《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4页。

(3) 《建国方略·自序》,《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4) 《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03页。

(5) 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新青年》7卷2号。

(6)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

(7) 陈独秀:《实庵自传》,“宇宙丛书之五”,《自传之一章》,第30、23页。

(8) 李大钊:《青春》,《新青年》2卷1号。

(9)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

(10)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

(11) 李大钊:《青春》,《新青年》2卷1号。

(12) 李大钊:《真理之权威》,《甲寅日刊》1917年4月17日。

(13)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新青年》5卷2号。(www.xing528.com)

(14) 陈独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1卷5号。

(15)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1卷6号。

(16)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3卷6号。

(17)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2卷6号。

(18) 李大钊:《孔子宪法》,《新青年》2卷2号。

(19)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

(2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818页。

(21) 鲁迅:《现在的屠杀者》,《新青年》6卷5号。

(22)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788—789页。

(23) 《劳动》第1号,1918年3月。

(24)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360页。

(25)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言治》季刊,第3册,1917年7月1日。

(26)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本文系1918年12月6日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的演说词;载于《新青年》5卷5号。

(27)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青年》5卷5号。

(28) 鲁迅:《随感录五十九·“圣武”》,《新青年》6卷5号。

(29)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青年》6卷5号。

(3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