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护国战争:群众响应,云南独立

护国战争:群众响应,云南独立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群众忍无可忍,全国各地农民奋起抗争。1915年12月25日,即袁皇帝“登极”前一个星期,云南省宣布独立,蔡锷等组成“护国军”,点燃了护国战争的火把。在梁启超秘密策划下,1915年12月初,蔡锷潜渡日本,再经香港转赴云南,联合一部分中下级军官和反袁的国民党军人李烈钧等,组成“护国军”,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

护国战争:群众响应,云南独立

袁世凯倒行逆施,爬上皇帝宝座,是袁世凯反革命权力的顶峰,也使他临近死亡的深渊。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专政,对中国人民实行了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这个政权大搞特务警察统治,“京畿军政执法处”“京师警察厅”等机关,豢养了一批秘密侦探,随意抓人杀人;各省也先后成立了“军法处”“探访局”之类特务机关,镇压革命人民。袁世凯连续颁布《暂行新刑律》《戒严法》《治安警察条例》,剥夺了《临时约法》规定的人民享有“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和“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等各项基本权利。《报纸条例》及《出版法》的公布,又使特务警察机关可以随便用“妨害治安”等理由查封报社、报纸,逮捕编辑、记者,钳制人民思想,扼杀革命舆论。帝制复辟甚嚣尘上之时,北京城厢内外警探密布,茶馆饭店公共场所,遍贴“勿谈政事,致干严究”的纸条。警官崔启勋愤懑难抑,信笔写了一副对联“匹夫创共和,孙中山不愧中华先觉;总统做皇帝,袁项城真乃民国罪人。”有人投书告密,崔启勋即被袁世凯处决。袁政府还在经济上横征暴敛,各种苛捐杂税,比清朝有过之而无不及。1914年春下令恢复旧税,增收新税。这一年底又下令清丈全国地亩,扩大搜括田赋。据统计,从1913年到1916年,印花税增加八倍,烟税增加三倍,统捐、统税竟增加了六十倍。

人民群众忍无可忍,全国各地农民奋起抗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白朗起义。白朗(1873—1914),字明心,河南宝丰县大刘庄人。1912年率领几百农民武装在河南中部起义。第二年春,他提出“打富济贫”的斗争口号,号召饥民参加起义队伍。不久,一举攻克禹县。此后,转战河南、湖北、安徽、甘肃、陕西五省,队伍扩展至几万人。1914年,受孙中山派来的联络人员的启导,白朗将部队改称“公民讨贼军”,以“逐走袁世凯,建立完美之政府”为战斗目标。袁世凯惊慌失措,派二十万大军进行“围剿”,甚至雇用西方帝国主义分子驾驶飞机,跟踪追击。声势浩大的白朗起义,虽然在1914年8月失败了,但它削弱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不畏军阀大刀,中国人民誓死反对“二十一条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卖国的消息传出后,人民愤怒地将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掀起大规模反日爱国运动上海码头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散发传单,反对日本侵略和袁世凯卖国;各界人民组织“反日同志会”,号召全国抵制日货,不忘国耻。各地日资企业工人,不顾军阀镇压,奋起罢工。北京、汉口等地人民,上街游行示威。爱国学生集会演讲,甚而“刺血上书”“断指自誓”,宣传救亡。斗争从通都大邑发展到穷乡僻壤,海外华侨也纷纷谴责卖国政府。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使得“二十一条”从一开始就未能生效。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他不以挫折而灰心,不以失败而退怯,1914年7月8日,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号召革命党人“协力同心,共图三次革命”。这个党声明“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25)这是资产阶级各派中反袁斗争最坚决的力量。中华革命党不断派遣党员,在上海、山东、江苏、广东等地联络军队组织反袁暴动,并于1915年12月在上海发动肇和军舰起义,炮轰制造局,分兵进攻警察署和电话局;但因提不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上成了脱离群众的“秘密团体”,重犯了单纯军事冒险的错误,所以未能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以黄兴为代表的另一批国民党人,因不赞成用按指模和立誓“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的入党条件,拒绝参加中华革命党,而另组“欧事研究会”,进行反袁活动。总体上说,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党,并没有取得全国反袁斗争的领导权。

正当反袁怒火在全国越烧越旺之时,袁世凯却火上加油,悍然称帝。尽管他在称帝之日,颁发禁令,杀气腾腾地威吓人民说,谁敢反对他做皇帝,谁就是“背全体国民之公意”。但是,各地人民并没有为其淫威吓倒。陕西哥老会提出“保护共和,推翻帝制”的口号,发布讨袁檄文,集结十八股有快枪、马炮的队伍,转战渭河流域。河南人民继白朗之后,又一次起兵讨袁。山东各县人民在革命党配合下,纷纷暴动。各省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对袁世凯称帝也愤激异常。

在全国反袁怒潮高涨的基础上,“护国运动”应运而生。1915年12月25日,即袁皇帝“登极”前一个星期,云南省宣布独立蔡锷等组成“护国军”,点燃了护国战争的火把。

进步党本是袁世凯的附庸。但是,当梁启超1915年初确悉袁世凯要复辟帝制时,他判断帝制必败,因而谢绝二十万元重赏,不愿入其彀中。8月,帝制丑剧紧锣密鼓,梁启超发表了著名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公开表明自己的反袁立场,在当时产生了相当大的舆论影响。及至全国反袁斗争风起云涌,袁的败亡指日可待时,梁启超就与蔡锷策划,发动护国运动。蔡锷(1882—1916),字松坡,湖南邵阳人,是梁启超在湖时务学堂的学生,辛亥革命时在云南响应起义,任都督,后被袁世凯软禁于北京,是一位有才干的军事家。在梁启超秘密策划下,1915年12月初,蔡锷潜渡日本,再经香港转赴云南,联合一部分中下级军官和反袁的国民党军人李烈钧等,组成“护国军”,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1916年1月,护国军分三路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兵,讨伐袁世凯。

云南独立后,袁世凯向外国公使保证,该省兵力有限,六个月以内准可完全扑灭。然而,时局的发展和袁世凯的预料完全相反。1月27日,贵州宣布独立,3月15日,广西宣布独立。三省联成一气,再加上广东军阀龙济光,于5月合组“护国军军务院”,以唐继尧岑春煊为正副抚军长,与袁世凯政权对抗。袁世凯色厉内荏,一面派北洋军在各地加紧“戡乱”,一面乞求资本主义列强特别是日本的支持。但是,忙于大战的欧洲资本主义列强,无力兼顾远东,救不了袁世凯的命。狡猾的日本眼见袁政权朝不保夕,决定将它一脚踢开,另在反袁势力和其他北洋军阀头目中扶植新的统治工具。日本政府不但插手护国军和中华革命党人领导的反袁运动,与冯国璋暗中联络,公开指责袁世凯称帝“妨碍了东亚和平”,而且串联各国拒绝接受使用“洪宪”年号的外交文书。袁世凯走投无路,只得对外称中华民国,对内用“洪宪”纪年,被人们戏谑为“中西合璧”的“总统皇帝”。“太上皇”脸色变了,走狗只好自寻退路。2月25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延缓“登极”。

这时,北洋军阀内部也开始分化。袁世凯手下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原来都以总统继承人自许,期望有朝一日能接袁世凯的班。袁世凯称帝,使他们大失所望,因此不再唯袁之命是从,更不愿为帝制卖力。段祺瑞在一旁冷眼相看;冯国璋坐镇南京,与护国军暗通关节,并和江西将军李纯、山东将军靳云鹏等,联名密电袁世凯,要他取消帝制,交出权力。

袁世凯陷入人民反抗的汪洋大海,既失去了主子的信任,又失去了亲信的支持,惴惴自危,不得不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23日颁令废止“洪宪”年号,总共当了八十三天短命皇帝。

帝制是撤销了,但袁世凯仍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人民当然不答应。《十九省公民否认袁世凯冒称总统书》,痛斥袁世凯“不知有国民,不知有议会,不知有约法,不知有公论”,严正指出:“袁逆不死,大祸不止”。全国各地发出通电,要求审判袁逆的滔天罪行。袁世凯的心腹们见大势已去,为了保住地位,相继宣布独立。5月22日,他最忠实的鹰犬四川督军陈宧,也通电宣布“独立”。29日,湖南督军汤芗铭又宣布“独立”。这时,袁世凯众叛亲离,形影相吊,真正成了一名“孤家寡人”。他手里拿着一份份电文,汗流浃背,目眩头晕,从此一病不起。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这个曾经自以为不可一世的大独裁者,在举国人民的反对和唾骂声中,可耻地死去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袁世凯想打老百姓的脚,结果打了他自己”。(26)

(1) 陆纯编:《袁大总统书牍汇编》第1卷,“文辞”,第12页。

(2) 同上书,第16—17页。

(3) 张蓉初译:《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资料选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66页。

(4) 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6卷,第5页。

(5)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2册,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947—948页。

(6) 《袁大总统书牍汇编》第1卷,“文辞”,第15页。

(7)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人文月刊社1936年版,第75页。(www.xing528.com)

(8) 《中华救国论》,《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05、703页。

(9) 同上书,第729页。

(10) 《孔教会杂志》(1913年)第1卷,第1号。

(11) 《中国以何方救危论》,《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6—817页。

(12) 《袁大总统书牍汇编》第2卷,“政令”,第51—52页。

(13) 《尚贤堂记事》第5期,第1册。

(14) [美]李佳白:《孔教之窥见一斑》,《孔教十年大事》卷5。

(15) 《中国宗教之前途》,《东方杂志》第10卷,第9号。

(16) [俄]盖沙令:《孔教乃中国之基础》,《孔教会杂志》第1卷,第1号。

(17) 《中华革命军大元帅檄》,《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7页。

(18) 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6卷,第91页。

(19)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人文月刊社1936年版,第290页。

(20) 同上书,第170—172页。

(21)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人文月刊社1936年版,第257页。

(22) 唐在礼:《辛亥以后的袁世凯》,《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1页。

(23)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人文月刊社1936年版,第275、277—284页。

(24) 梁启超:《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盾鼻集》,“论文”,第23—24、30页。

(25) 《中华革命党总章》,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4集,《遗墨》第1辑,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版,第31页。

(26)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6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