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11月,《民报》创刊号在东京出版。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冯自由在香港《中国日报》“广告栏”作介绍时,又把这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从此以后,三民主义便成了一个专用名词,并为国内外所公认了。
《民报》第一号的封面与发刊词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从强烈的救国愿望出发,在政治实践的过程中,研究了中西有关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孙中山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16)
孙中山倡导的民族主义,是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民族主义思想而形成的。他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中进一步申述,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17)这里,孙中山虽然还不能把满族贵族统治阶级和一般满族人民区别开来,但却摒弃了笼统排满的民族复仇主义。
孙中山之所以把民族主义作为革命政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清政府,是因为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推翻投降媚外的清政府,也就打击了直接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帝国主义,实际上是包含着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之意在内的。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也存在弱点,最为突出的是,没有明确提出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口号和纲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虽然都深切感到“外邦逼之”的严重性,但他们都是用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来看待世界形势的,认为生存竞争,弱肉强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性缺乏认识。在他们看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甘做西方列强的走狗,只要推翻清政府,使中国振作起来,西方列强就会与中国平等相待。孙中山说:“若人心日醒,发奋为雄,大举革命,一起而倒此残腐将死之满清政府,则列强方欲敬我之不暇,尚何有窥伺瓜分之事哉?”(18)孙中山等人抱着这种天真的想法向日本和西方各国学习,希望得到这些国家的同情和援助。因此,凡是涉及反帝问题时,往往采取回避态度,甚至表示继续承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这不仅阻碍了他们反帝思想的健康发展,而且使整个革命的进程和结局都受到严重影响。
孙中山倡导的民权主义,主要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和“民治”观念。他所主张的“建立民国”,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并明确宣告:“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19)“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20)这就不仅批判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反动主张,而且打破了推翻清王朝后重建汉族君主政体的陈腐观念。这样,把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起来,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即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孙中山所讲的“政体”,实际上是指的“国体”,因为建立民国不仅是要改变政权的组织形式,而且是要确定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在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的资产阶级已经走向没落,而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是一个新兴的向上的阶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孙中山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要把中国人民从封建统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享受民主权利,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要求,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一个创举。
同民族主义一样,民权主义也存在弱点。它的矛头所向,主要是皇帝和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招降满洲将士布告》中,孙中山把汉族官吏看作“兄弟”,这就严重混淆了阶级界限,放松了革命警惕性,也为汉族地主混进革命阵营提供了方便之机。
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想用“平均地权”的办法,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是根据美国亨利·乔治(Henry George)的“单税论”,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拟订的。孙中山“平均地权”的具体实施办法,是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21)他把这种主张称之为“社会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在孙中山看来欧美各国为什么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呢?主要是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所以,他把“平均地权”的实现,称之为“社会革命”,说:“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之国。”(22)
亨利·乔治的“单税论”,主张土地收归国有,只征单一的地价税,废除其他一切税收,宣称这样能使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解脱贫困。这种学说在十九世纪末的欧美各国甚为流行,孙中山也就把它作为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灵便药方。1899年到1902年,孙中山在东京先后同梁启超、章太炎和秦力山等人多次讨论中国的土地问题,“如三代之井田,王莽之王田与禁奴,王安石之青苗,洪秀全之公仓,均在讨论之列。”(23)但对到底如何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孙中山“尚未成算”。到了1903年,他才提出“平均地权”,并认为“此为吾国今日可以切实施行之事”。(24)
在中国的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孙中山抱着解救人民苦难的善良愿望,想“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25),跳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直接实行社会主义,这只能是一种主观主义的空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尽管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它存在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缺点,但它的本质是进步的、革命的,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对政治表示冷淡,甚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革命’、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26)
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正式提出,为武装起义和思想论战的广泛开展,准备了有利的条件,使革命迅速高涨起来。
(2)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53页。
(3) 《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4) 刘揆一:《黄兴传记》,《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4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78页。
(5) 《补习所章程》,《警钟日报》1904年7月26日。
(6) 陶成章:《浙案纪略》,《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3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8页。
(7) 陈魏:《光复会前期的活动片断》,《辛亥革命回忆录》第4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27页。(www.xing528.com)
(8) 陶成章:《浙案纪略》,《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3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页。
(9)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第136页。
(10)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3集,第199页。
(11) 《宋教仁日记》(1905年7月28、29日),《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46页。
(12)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第138页。
(13) 同上书,第139页。
(14)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7—280页。
(15) 中国同盟会章程二十条已佚,这里是根据1906年5月6日修订的二十四条《中国同盟会总章》,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4页。
(16)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黄季陆编:《总理全集·论著》,第35页。
(17)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5页。
(18) 《驳保皇报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4页。
(19)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5页。
(20)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7页。
(21)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7页。
(22)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9页。
(23)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3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6页。
(24) 《致某人函》,《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8页。
(25) 《〈民报〉发刊词》,《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