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是国家机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主要工具。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对扩编新军最为重视。
新军的编练始于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所谓“湘淮精锐”在战场上接连败退,溃不成军。清政府认为日军战胜的原因是“取用西法”,于是命淮系官僚、广西按察使胡燏棻按照西法编练新军。新军一律习用洋枪、洋操,拥有步、骑、炮、工程、辎重等各类兵种,采取新式的战略和战术,不再依靠膂力和使用刀矛弓箭这套陈旧的章法。选拔士兵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年龄、体格及识字程度有具体的规定。一般从十六岁到二十二岁,最高不超过二十六岁;身高规定官裁尺四尺八寸以上,南方人躯体矮小,可酌减二寸。凡体质较弱和有眼病、暗疾者,皆不收录;凡有不良嗜好或犯有事案者,也不得入选。而各级军官大都以军事学堂出身并具有一定新式军事知识的人充任。
胡燏棻把从京津、山东、河南、辽宁等地招募来的新兵编为十营,计步兵三千人,炮兵一千人,骑兵二百五十人,工程兵五百人,总共四千七百五十人,名为定武军。最初驻扎在天津附近的马厂,旋即迁至小站。聘请德国军官为教习,并从淮军将领和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中,配备各级军官。
1895年10月,清政府调胡燏棻督办卢汉铁路,小站练兵事务由上一年从朝鲜回国后任浙江温(州)处(州)道的袁世凯接办。袁世凯把定武军改名为新建陆军,又派人到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招募步兵二千五百人,在辽宁的锦州、新民等地招募骑兵三百人,把新军扩充到七千三百人。他极力搜罗党羽,不仅有他的同乡、亲友和在朝鲜时的亲兵等亲信人物,如徐世昌、王英楷、刘永庆、赵同贤、吴凤岭等,派充为军中骨干。而且对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怀芝等,同样加以重用;即使是行伍出身的旧军官,如姜桂题、马龙标、王占元等,也多方笼络,从而奠定了北洋军阀的基本班底。
在北洋训练新军的同时,1894年11月调署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也在南洋创练一支新军,名为自强军。他聘用德国军官三十五名,以来春石泰为全军统带。这支新军共十余营,二千六百余人,营队和兵员数量都不及北洋。1896年初,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后,自强军由两江总督刘坤一接管,张之洞则把护军前营调到湖北,加以扩充,用西法训练,成为湖北训练新军的开端。
戊戌政变后,清政府以荣禄为钦差大臣,节制北洋各军。荣禄把北洋各军统一编为武卫军,袁世凯的新建陆军编为右军。1899年,袁世凯奉命率领武卫右军去山东镇压义和团,并接任山东巡抚。他以七千兵力不敷分布为辞,把山东旧军三十四营按新军营制改编为二十营,共一万四千余人,名为武卫右军先锋队,使用新式枪炮,按新法操练,由他兼任总统官。这样一来,北洋新军便扩至二万余人。
新军大量扩编是1901年开始的。清政府从所谓“时事多艰,练兵实为急务”出发,下令停止武生童考试和武科乡会试,要各省督抚将原有旧军各营严行裁汰,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随时考核。(www.xing528.com)
1902年,清政府向全国大力推广北洋和湖北训练新军的经验,命河南、山东、山西各省选派将弁头目赴北洋学习操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各省选派将弁头目赴湖北学习操练,学成以后,发回原省管带新军。此外,清政府还从旗丁中挑选三千精壮,交袁世凯训练。1903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作为全国练兵总汇,派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充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后又在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主管各省的练兵事宜,由各省督抚兼任督办。
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及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规定军分三等:一是常备军,选土著有身家者充之,屯聚操练,发给全饷,三年出伍,退归原籍;二是续备军,以常备军三年出伍兵充之,分期调操减成给饷,三年递退;三是后备军,以续备军三年递退兵充之,仍分期应操,饷又递减,四年退为平民。新军编制分军、镇、协、标、营、队、排、棚,相当于后来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
建立军事学堂,培养新军军官,是编练新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95年前后,李鸿章、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先后在天津、南京和武汉等地设立几所武备学堂和随营学堂;但远远不能满足新军扩编的需要,所以“新政”开始后,清政府又下令全国,要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军事学堂。新设陆军学堂分为四等: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陆军大学堂。这是所谓“正规学堂”。但因为这种学堂收效较迟,所以又决定设立速成陆军学堂和速成师范学堂,以应各军所需的军官、教习之急。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陆续派遣大量留学生,赴外国学习军事。派赴英、法、德、奥的都有,以派赴日本的为多,1902年至1908年,到日本学习陆军的不下一千余人。
1905年,清政府统一了全国新军的番号,计划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根据各省的人力物力及军事的重要性进行分配,限期完成。所需饷项,除由部筹设之镇另行办理外,其余均由各省督抚就地筹办。由于清政府财政拮据,各省筹款也十分困难,新军的编练并没有按期完成。到1911年时,全国只编练成军十四个镇、十八个混成协、四个标和一支禁卫军。
清政府本来是想依靠这支新军来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但许多新军却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宣传和策动下,后来成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重要武装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