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午战争:日本侵略中国,战争始末

甲午战争:日本侵略中国,战争始末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侵略者认为这是一次出兵朝鲜、挑起战争的天赐良机,指派驻朝使馆武官和参谋本部的情报官员,到实地收集情报,为出兵进行准备。7月24日,这个傀儡政权向中国宣战,宣布废除与中国的一切条约。25日上午,日本军舰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护航舰只和运兵船,正式发动了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历时八个多月,可分为三个阶段。8月1日,中日两国互相宣战。

甲午战争:日本侵略中国,战争始末

1894年1月,朝鲜爆发了“东学道”(又称“东学党”)起义,起义者提出“济世安民”“逐灭倭夷”“尽灭权贵”等口号,斗争迅速席卷全罗、忠清、庆尚三个道。日本侵略者认为这是一次出兵朝鲜、挑起战争的天赐良机,指派驻朝使馆武官和参谋本部的情报官员,到实地收集情报,为出兵进行准备。

这时,日本驻朝鲜的使馆官员,估计朝鲜政府无力把农民起义镇压下去,必将要求清政府派兵,因而接连建议日本政府,尽快做好出兵准备。5月30日,参谋本部作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6月1日和2日,日本驻朝鲜代理公使一再向清政府驻朝鲜的代表袁世凯探询,诱使中国迅速出兵朝鲜,以便作为日本出兵朝鲜的借口。当时清朝掌握外交和军事实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不识日本的诡计,在接到朝鲜政府的正式请求后,于6月4日决定出兵,并于7日行文通知日本政府。9日至12日,太原镇总兵聂士成和直隶提督叶志超,率领淮军二千多人,陆续进驻离汉城七十多公里的牙山地区。

6月2日,日本政府已获知朝鲜向中国请求援兵的消息,在内阁会议上立即对今后派兵朝鲜的问题作出秘密决议。在策略上,日本力求“尽可能的居于被动地位,事事使清国成为主动者”(4),并避免第三国介入。当夜,又具体拟定由七千人组成一个混成旅团先行。6月5日,大本营正式设立。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得到可在朝鲜采取任何断然措施的训令,立即率领四百名海军陆战队和二十名警卫,乘军舰返任,于9日在仁川登陆。10日强行进驻汉城,扼守险要,构筑工事。到16日,进入朝鲜的日军已有五千人,进泊朝鲜港口的日舰也有十艘。

日军进入朝鲜已占优势,中国国内舆论和驻朝将领纷纷要求清政府增兵备战,遏制日本的侵略。光绪皇帝和他的师傅、户部尚书翁同龢等,支持这些正义要求。但是,掌握着最高权力的慈禧太后,为了自己晚年的安逸和享乐,却想维持“太平”局面。这一年恰好是她六十岁,不愿意自己的“万寿庆典”受到扰乱,力求用妥协退让来早日结束这场冲突。李鸿章则要保存淮军的实力,守住北洋地盘,也想迅速和解。因此,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一味避战求和。在军事上,他们非但不急整军备,反而压制主战者的要求,致使驻扎牙山的清朝军队孤悬一地,让日本在朝鲜先占一着。在外交上,他们又忙于向英、俄、美等国申诉乞情,把解决战争危机的希望,寄托于列强的干涉上。

日本政府充分利用清政府的求和方针与列强的“调停”,从容地做好了军事部署。7月23日,驻汉城的日军击败反抗的朝鲜军队,占领王宫后,组织了傀儡政权。7月24日,这个傀儡政权向中国宣战,宣布废除与中国的一切条约。还“委托日本将驻扎在牙山的中国军队,驱逐出境”。(5)日本联合舰队,也在此时奉命直航朝鲜西海岸。25日上午,日本军舰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护航舰只和运兵船,正式发动了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历时八个多月,可分为三个阶段。

战争的第一阶段 从7月25日到10月中旬,主要战役有丰岛海战,牙山、成欢之战,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主要战场在黄海海面和朝鲜境内。

日本侵略军步步进逼时,光绪皇帝连下命令,要李鸿章立即向朝鲜增兵。李鸿章迫于朝野舆论的压力,只得增派援军入朝。援军分陆、海两路进发。陆路方面,从7月中旬开始,先后派遣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丰升阿等,率军共二十九营赴朝。海路方面,以重金雇用高升号等三艘英国商船,运兵二千余名,在济远、广乙、操江等兵舰护送下,于7月21日、23日由大沽出发,增援牙山守军。

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

日本军部事先探知高升号等运兵船出发的情报,即命令日本舰队,在牙山口外伺候。25日上午七时许,日舰在丰岛海面发现护航的中国军舰济远号和广乙号,即发起突然袭击。日舰以其占绝对优势速射炮,向中国军舰倾泻炮弹。木质炮舰广乙号的官兵,在管带林国祥率领下,奋勇抵抗,受重伤后搁浅焚毁。济远号管带方伯谦临阵怯战,下令鼓轮飞逃,帮带沈寿昌和水手王国成、李仕茂等官兵奋力作战,操尾炮还击日舰,重创日舰吉野号。这时,满载清军的高升号在木质炮舰操江号护航下,驶临战区。日舰浪速号前来逼高升号投降,船上官兵坚决拒绝,以步枪抗击日舰。中午时分,高升号被击沉,操江号被俘,清军官兵七百多人殉难。

在朝鲜国土上,7月29日,日本侵略军又进犯成欢,聂士成率部奋勇抵抗,因众寡悬殊,败退公州。随即追上闻风先逃的叶志超部,合军北走。叶志超恐与日军遭遇,率部绕道汉城东面往平壤方向狂奔一千多里。“‘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四脚脱如飞,还恐被追攫。”(6)李鸿章器重的淮军老将叶志超,原来是这样一个临敌善逃的“长脚将军”。

8月1日,中日两国互相宣战。可是,清政府并没有制定出一项作战的具体方针和策略,只是消极应战。由于李鸿章“志存和局,致诸将观望不前”。(7)陆续增援的卫汝贵等四路清军,迟至8月上旬才进驻平壤。8月下旬叶志超部也到达平壤。各路清军共约二万人。谎报牙山一役告捷而获得重赏的逃将叶志超,被任命为各路清军的总指挥。他没有利用险要地形认真布防,保卫平壤,甚至连军纪也不能加以约束。卫汝贵所率的盛军,来到朝鲜后纪律极差,使朝鲜人民大失所望。清军两万人在平壤坐以待敌。8月14日,日军大本营组成以山县有朋为司令官的第一军,大举入侵。9月,第五师团长野津道贯率部两万人,分数路包围平壤。由于朝鲜人民的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平壤之际,除干粮以外,无所得食,以一匙之盐供数日。”(8)所带弹药也不能应付几天的激战。但叶志超等人却没有主动出击迎战,尽失战机。

9月15日晨,分四路包圈平壤的日军发起总攻。守卫平壤东门和大同江左岸的马玉昆部,守卫西南门的卫汝贵部,都曾击退来犯的日军。在北路,两支队日军以开花大炮夹轰清军阵地。左宝贵率部在城北山地与敌激战失利,遂入城坚守玄武门。这时,叶志超恐退路被切断,想弃城再逃。左宝贵立即派亲兵监视,反对逃跑,自己登城指挥,身负数伤后仍高呼杀敌。广大将士拼死奋战。不幸左宝贵中炮牺牲,部将数名也阵亡。玄武门陷落。在此紧急关头,叶志超却一面让部将在城头竖起白旗,意求停战;一面下令各部迅速撤退。当晚,他率将士弃城逃跑。

平壤丢失后,叶志超率军仓皇渡鸭绿江,溃退国境。整个朝鲜半岛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接着,日军就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平壤战役后第二天,日本联合舰队又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袭击清朝北洋舰队,发动了黄海大战。9月17日上午,北洋舰队完成护送任务后,在提督丁汝昌率领下正准备向旅顺基地返航。日本联合舰队在司令官、海军中将伊东祐亨率领下,以美国旗伪装,驶向北洋舰队。中午时分,日舰突然改挂日本旗,成一字队形鱼贯进袭。丁汝昌立即率舰迎敌。当时,北洋舰队舰只和鱼雷艇共十四艘,日舰有十二艘。在总排水量、时速和炮火装备等方面,日舰略胜一筹。开战时,北洋舰队形成杂乱的半月形。日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避开北洋舰队居中的定远、镇远两主力舰,快速从左面插入北洋舰队背后两阵角之间,以速射炮猛烈轰击,使北洋舰队队形混乱,陷于被动。济远号管带方伯谦故伎重演,临阵逃跑,且于慌乱中撞伤扬威号,致使扬威号被敌炮击沉。

除方伯谦等少数败类外,北洋舰队大部分官兵都能坚守岗位,奋勇抗敌。提督丁汝昌在开战时即负伤,仍忍痛督战;旗舰定远号官兵一面扑灭军舰中炮引起的烈火,一面操纵重炮轰击敌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沉着机智,果敢巧妙地指挥战斗。该舰被敌舰击中,舰体倾斜,全体官兵仍继续浴血奋战。不久,弹药用尽。这时,恰与日舰吉野号相遇。邓世昌下令全速直冲迎面而来的日舰吉野号,决心撞沉敌舰。不幸途中被鱼雷命中而沉没,官兵二百五十多人壮烈殉难。经远号中炮起火,管带林永升和全舰官兵仍坚持战斗,直至牺牲。镇远号全体官兵在管带林泰曾率领下,奋力冲击,以重炮击中敌旗舰松岛号,致其弹药库起火爆炸,死伤一百多人。来远号中炮起火后,仍配合左翼诸舰向日舰赤城号突进,四次击中该舰,毙其舰长以下多人。其他如超勇号、靖远号等舰的官兵,都能不畏强暴,坚持抗敌。(www.xing528.com)

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和该舰成员

双方激战到傍晚,以日舰首先撤离战场而结束。这场海战的结果,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五艘军舰,死伤管带以下千余官兵;日本舰队的松岛、赤城、吉野、比睿和西京丸受重伤,死伤舰长以下六百余官兵。在这场经历五个多小时的海战中,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临危不惧,勇猛抗敌,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忱,他们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但是,李鸿章却故意夸大损失,坚持避战,竟下令舰队余部都开进威海卫,不准出海作战。

战争的第二阶段 从10月下旬日军侵入中国境内,到1895年2月中旬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覆没。

10月24日,陆、海两路日军同时向辽东进攻。陆路方面,由山县有朋指挥第一军渡过鸭绿江。当时,防守沿江的清军有四万人,但诸军自平壤溃退后多丧胆,闻警即逃。25日,日军进犯中、朝交通重镇九连城东北的虎耳山,守将马金叙、聂士成率所部奋起抗击,屡败日军,但因孤军无援,终于败退。26日,九连城、安东(今丹东)相继失陷。随后,日军侵占了凤凰城、长甸、宽甸、岫岩。仅二十多天,东边道几乎全境沦陷。接着,占据东边道的日军,分东、西两路直入辽东腹地,占据海城,直逼辽阳

海路方面,以陆军大臣大山岩为司令的第二军分乘三十多只船,在金州(今金县)东北的花园口登陆,直扑大连北面的重镇金州,南攻辽东半岛。11月初,金州告急,旅顺守将、正定镇总兵徐邦道率所部前往抗敌。大连守将赵怀业却忙于在大连湾督促兵勇搬运行李什物,准备逃跑。徐邦道率部孤军与敌鏖战两天,伤亡过重,率残部退回旅顺。7日,赵怀业毫不抵抗,日军兵不血刃地占据了大连这一重要港口。日军在这里休整十天,然后集中力量进犯旅顺。18日,由大山岩指挥的日军,从后路进攻旅顺,联合舰队则布列于旅顺海域,佯攻正面。在日军来犯的关键时刻,身为守军统帅的龚照玙,在前一日已乘鱼雷艇逃往烟台,其余守将也忙于掳掠财物,争夺船只,伺机溜走。只有徐邦道部孤军苦战,在旅顺以北土城子包围敌军步、骑各一中队,毙敌军官兵近百名。21日,日军以大炮猛轰旅顺,分数路发起总攻,徐邦道孤军失利。22日,日军攻陷旅顺。

旅顺一役,日军付出了大约三百人(其中将校十四人)的代价,才占据这座要塞。旅顺、大连是李鸿章经营了十六年,花了几千万两银子建成的海军要塞。日军侵占旅顺后,进行了连续几天的血腥大屠杀。据英国的齐·伊·胡兰德在《关于中日战争的国际法》中说:从日军占领旅顺的“第二天起,一连四天,野蛮地屠杀非战斗人员和妇女幼童”。就连日本外相陆奥宗光,也承认“旅顺事件,虽无传说之甚,可能有若干无谓的杀戮。”(9)

日本侵略军炮轰旅顺(1894年11月21日)

日本侵略者在旅顺屠杀中国军民

当旅顺危急时,北洋舰队广大爱国官兵要求全力赴援,李鸿章却下令舰队坐守威海卫,不准出击。1895年1月下旬,日军以舰艇从正面封锁威海卫港口,两万人在东南面的荣成湾登陆,从背面包抄。到2月2日,南北邦炮台相继沦陷,威海卫失守。

港内舰队已处于腹背受敌的绝境,丁汝昌仍积极组织反攻。驻守刘公岛的海陆军叶祖珪、杨用霖、张文宣等爱国将士,也临危不惧,竭力防守,与日军炮战十多天,击沉敌舰艇共七艘。在这十多天的战斗中,日军利用港口炮台猛轰困守港内的北洋舰队,从海面封锁港口的日舰,也不断发起攻击。定远、来远、威远、靖远诸舰先后沉没,鱼雷艇突围时全部被俘。在这关键时刻,牛昶炳等少数没有民族气节的将领,勾结洋员煽动兵勇、水手哗变,逼丁汝昌降敌。作为统领舰队的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在这次反侵略战斗中,拒绝投降,下令沉舰或以铁甲舰猛撞敌舰以突围。当这个作殊死一战的命令遭到反对后,11日,处于气愤而又绝望之中的丁汝昌,服毒殉职了。12日,牛昶炳与洋员浩威等人托名丁汝昌,向敌人投降。日军占据了刘公岛,掠去十一艘舰只及其他军械,北洋海军就这样全军覆没了。

战争的第三阶段 威海卫失守后,战争进入最后的一个阶段。

日本侵略军破坏威海卫清军炮台

还在1894年秋,清政府担心淮军不可恃,决定起用湘军,令湘军将领魏光焘、陈湜、李光久等,率军北援。随即任命两江总督刘坤一督办东征军务,以湖南巡抚吴大澂、淮军主将宋庆为帮办,统率湘军和在前线的淮军共六万余人,援辽作战。刘坤一是没有鸦片刺激就提不起精神的人,一日之内只有几小时能勉强起坐办事。受命出师后,拖延一个多月,仍然驻节天津,前线六万多清军漫无布置。在第三阶段的作战中,虽然有些将士尚能搏击沙场,但是败局却已无法扭转了。

2月28日至3月上旬,日军又相继攻占牛庄、营口田庄台,不到十天功夫,辽东战场六万清军全面溃败。辽东半岛被日军控制,京津震惊。慈禧太后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