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是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采取的所谓“自救”运动。两次鸦片战争的严重失败,又有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的强大风暴,使清朝统治者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封建官僚感到面临着千古未曾有过的变局。祖宗走惯的老路已远远不能应付新的局面,必须探索新的出路,寻求新的对策,方能维持统治。
出路何在?他们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拥有比中国旧式武器厉害得多的“坚船利炮”,外国军队的训练有素,也远胜于中国的绿营、八旗。他们在同外国侵略者的实际接触中,还感到这些外国人与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夷狄”不同,并不准备推翻清朝统治而取而代之。因此,他们主张在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力保中外“和局”的条件下,换取列强的支持,引进洋枪洋炮和西方某些先进技艺,求得“自强”,确保清朝统治。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等人,便向朝廷提出:用对外妥协换取列强的军事援助,镇压太平天国。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代表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的奕、桂良和文祥等,向朝廷提出:外国侵略者只是清朝的“肢体之患”或“肘腋之忧”,而太平天国和捻军等才是“心腹之患”,因此,对列强应当“信义笼络”,以共同对付人民起义。为了便于“笼络”,他们建议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或“总署”“译署”)。奕等人的献策,得到了曾国藩等封疆大吏的支持。
这样,在奕、曾国藩等重臣的倡导下,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在清朝一部分掌握实权的官僚中,出现一股兴办“洋务”的热潮,开展了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
1860年冬,清廷一度设抚夷局于北京嘉兴寺,调满、汉大员轮番到局办公,处理对外交涉。后来,这个名称已不合时宜,1861年1月清政府正式成立总理衙门,作为应付洋务的中央机关,由奕、桂良、文祥三人兼领总理衙门大臣,下设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调内阁、军机处和各部院官员,负责日常工作。1883年,又增设海防股,管理南洋海防和北洋海防,包括长江水师、北洋海军,以及与之有关的各机构和设施。
总理衙门作为一个外交事务部门,不但取代了原由理藩院和礼部掌管的大部分事务,并包办了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活动。如向外国购买军火、船舰、机器;请外国人充教练、顾问,向外国派遣留学生,管理海关税收,等等。它实际上成为各部的综合机构,而且其主持人例由王公大臣兼任。如1861年至884年,一直由恭亲王奕主持,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弟弟。1884年以后,直到1894年,则由另一位王公庆亲王奕劻主持。所以,总理衙门成了驾于六部之上的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在总理衙门成立的同时,清政府还设置南洋和北洋两个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系1866年由五口通商大臣改称,管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五口(皆在南方)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沿江及南方各口,初由江苏巡抚兼领,1865年后由两江总督兼领。北洋通商大臣管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北方三口(天津、营口、烟台),故初称三口通商大臣。初命侍郎衔候补京堂崇厚掌管,1870年起改为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南北两个通商大臣,在办理有关各口的通商事务以外,还就地办理其他各项对外事务。(www.xing528.com)
根据奕的提议,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入馆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英国人包尔腾(John Shaw Burdan)受聘为英文教习;1869年起直到1894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任总教习。同文馆初只设英文馆,不久增设俄文馆、法文馆,1872年又增德文馆,甲午战争后更增日文馆。这些语种的增加,不但表明洋务运动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也反映了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在京师同文馆之后,李鸿章(时为江苏巡抚)于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两广总督瑞麟于1864年在广州设立广州同文馆,各自招收当地少年入馆学习外语。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兴起“洋务热”后,在清朝统治集团内就开始出现了洋务派,以区别于主张原封不动地保持旧有统治方法和统治秩序,对外坚持“深闭固拒”态度的封建顽固派。前期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的有主持总理衙门的奕和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中兴名臣”。在这些人中,由于李鸿章经办的洋务,面广量又大,时间也最长,从而成为洋务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洋务派的出现,表明清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已开始分化。洋务派向外国学习造炮制船的主张,虽同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是有区别,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之长技”是为了“制夷”,即通过学习,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变为自己的本领,用以抵抗侵略;而洋务派的“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开始主要对付人民起义,其中也不无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