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订立后,英国资产阶级以为很快即可将大量商品倾销到中国,结果事与愿违,到1850年底,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底还少七十五万镑,尚不及它在荷兰销售商品的一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但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对外国商品具有抗拒性,更因为战后英国等大量运入鸦片,使中国出口丝、茶收入的大半被其抵销,无力再多购英国的工业品。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指出:“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1)可是,英国资产阶级既要维护给它带来巨大利益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对华的工业品销售,为此它就要迫使中国开放更多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政府控制。这就是英国提出“修约”交涉和随之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
英国的同伙法国,当时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正在很快发展,1851年12月拿破仑第三(Napoleon Ⅲ, 1808—1873)上台后,疯狂执行对外扩张政策,在侵华上与英国有完全相同的愿望。
1853年5月,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等有关条款,遭到拒绝后,它联合美、法两国,于次年再提“修约”要求,又遭到中国拒绝。之后,英、美公使于这年10月率舰到大沽口,要挟与清政府谈判。英国提出的修约内容有:中国开放内地和沿海城市,准英舰自由航行长江,鸦片贸易合法,废除子口税,公使常驻北京,等等。这已不是“修约”,而完全是要另订新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只同意减轻上海关税,拒绝了其他各条。
英国等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达目的,就转而准备用发动侵华战争来实现其各种无理要求。
1856年3月,英、法与俄国进行的克里木战争结束,英国就迫不及待地制造了亚罗号事件,挑起了新的侵华战争。
亚罗号原是中国人苏亚成的一艘载重一百吨的划艇,后被海盗夺去,辗转属于中国人方亚明所有。1856年10月8日,该船停泊广州黄埔时,广东水师上船搜查海盗,捕走十四名中国水手中的十二人。这本来纯属中国的内政,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H.S.Parkes)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他还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的英国旗,侮辱了英国,向两广总督叶名琛提出强硬照会,无理要求立即送回全部人犯,并向英国道歉和赔偿。实际情况是:亚罗号在香港注册,所领执照的有效日期到1856年9月27日为止,因此,即使把领有香港执照的船指为英国船,此时亦已过期失效。至于中国水师在船上扯下英国旗,更是无中生有,据当时香港的官方报纸《大陆上中华之友》11月13日出版的一期,援引一个证词说:“现在广州尽人皆知,该艇被捕获前,已有六天没有挂英国国旗”。(2)(www.xing528.com)
尽管事实如此,英国政府蓄意借此扩大事态,挑起侵华战争。10月10日,当叶名琛派人把经审讯证明不是海盗的九名水手送回亚罗号时,巴夏礼拒绝接收。21日,他向叶名琛发出最后通牒,限二十四小时内公开释放全部十二名人犯,并当面道歉,保证不再发生同类事件。但当22日叶名琛把十二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连叶名琛送去的信件也拒绝拆阅,决意发动侵略战争。
10月23日,英国海军向广州进攻,战争正式开始。
曾大肆残杀两广天地会起义群众的叶名琛,既不愿与英国侵略者打交道,又不去了解敌情,讲求对策。他只一味敷衍和迷信。在英军向广州进犯时,他相信乩语,断定英军天黑后自会撤退,下令不可还击。在他的不抵抗命令下,广州城不作戒备。英军进逼城下,10月25日起攻城。29日英军入城,叶名琛慌忙逃避。
广州人民和部分士兵奋起反击侵略者,当晚把英军逐出广州城。此后,英军连日从城外炮击广州城和进攻城郊各炮台,焚烧城外民房。广州人民和爱国士兵用焚烧英船、袭击英军、烧毁英、法、美商馆等方式,英勇打击残暴的侵略者,终使英军被迫退踞虎门待援,伺机扩大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