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巩固城防、北伐西征的同时,立即在天京城内试行了一套从拜上帝教理论出发的、金田起义前后在革命队伍中逐步形成的政策,来建设人间的“小天堂”。其中主要的有:
第一,沿用太平军中严别男行、女行的做法,将全城居民分别男女,编入不同的组织。青壮年男子称“牌面”,编为营伍,多数成为太平军战士,余则按技能编入各种手工业组织中从事生产;老弱残幼的男子编入“牌尾馆”,担负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妇女善女红者编入“绣锦营”,余则入女营(亦称女馆),担负一些普通的体力劳动,有时也临时调配成女军作战。经这样编组,全城居民组织在一个庞大的军营式的社会中,连夫妻也不得私自过从,从而取消了城内所有的家庭。杨秀清在告谕天京居民时说:这样分别男行、女行“不过暂时分离”,待推翻清朝统治之后,让人民“仍然完聚”,说明此种措施虽是建立“小天堂”的尝试,更是为适应战争需要而采取的。只因难以久行,到1855年初,太平天国终于宣布允许夫妻团聚和男女匹配,恢复了城内居民的家庭生活。
第二,对全城居民实行圣库制度,城内商店的货物、全体居民除本人衣服等少数日用品以外的私有财产,包括粮食、房屋、金银、土地等等,全部收归公有。在水西门灯笼巷内设立“天朝圣库”(即总圣库),将居民所缴的贵重物品存放在圣库里,日常生活用品则立堆栈收藏和委派典官经管。全城居民和太平军官兵,皆不得私蓄财产,藏银不得超过五两。生活皆由圣库按统一标准供给,从天王直到士兵都不领俸钱,只是吃肉有别:天王日给肉十斤,以下递减至总制日给半斤,再下便无定量了。每逢礼拜日(太平天国定星期六为礼拜日),各官开单领取礼拜钱和粮、油、盐等食品,其数量是官员每人每七天钱一百文,士兵五十文;每二十五人每七天给米二百斤,油、盐各七斤。这个标准,天京城内全体官兵和居民皆一样。圣库供给制,对于保证革命进行,维持军队和政府人员的廉洁起了很好作用,所以太平天国在军队和政府人员中,一直坚持这一制度(后期有所破坏,但并未取消)。而在天京城内,直到后期也仍然禁止民间私藏金银。全城几十万人一切生活用品皆由政府供给,这是一项极难做好又很繁杂的工作;而且让人们长期过清一色的单调生活,也必将引起不满。随着家庭的恢复,对居民的圣库供给制,也逐步瓦解了。
第三,对各种手工业实行国营,将全体手工业者按工种编入各种“匠营”(习称“诸匠营”)和“工衙”(习称“百工衙”),从事统一生产。
诸匠营目前可考的有土营、木营、金匠营、织营、金靴营、绣锦营、镌刻营等七种。土营原为挖掘地道、爆破城墙的工兵部队,定都天京后把泥水匠编入,便兼任各项建筑工程了;木营亦担任建筑并制造木器的工作;金匠营打造金银器皿;织营担任织缎工作;金靴营制造靴鞋;绣锦营担负刺绣和制造金彩冠服;镌刻营镌刻诏书、印玺和各种书籍。诸匠营都集中在天京城内,只管生产,不问产品的分配。其编制则依照军制,各营由“指挥”级官员统领,以下从将军到两司马的各级官制,与太平军的军制相同。(www.xing528.com)
百工衙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管采办、保管、分配而不管生产的;一类是兼事生产和分配的。目前可考的共有三十九种工衙,如军事方面的有典炮衙(制枪炮)、铜炮衙(制铜炮)、铅码衙(制铅弹)、典硝衙(煎熬硫磺)、红粉衙(制火药)、典铁衙(制铁器)、战船衙、弓箭衙、旗帜衙等;食品方面有舂人衙(舂碾粮食)、宰夫衙(屠宰牲畜)、豆腐衙等;服用方面有典织衙(以后改为织营)、缝衣衙,等等。百工衙的编制与军制不同,不设军、师、旅,每有百人就设一卒长,分辖四个“两司马”。除了集中在天京城内以外,百工衙在太平军中也有设立,专理一军的军需工业。
诸匠营和百工衙,是与圣库制度相辅而行的。它们对供应太平天国和天京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把各行各业全部统制起来,就阻碍了经济的活跃发展;而产品与市场脱离关系,全部调拨分配,生产的多少、优劣,与生产者没有直接的经济利害关系,日子一久,必会影响到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生产的进一步提高。
以上这些在天京普遍推行的、类似军事共产主义式的社会组织、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太平天国建设“金陵小天堂”的具体尝试。但是,这些“不仅是超出现在,甚至是超出未来”(2)的做法,尽管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也终究难以持久。除了诸匠营和百工衙一直坚持外,其他几项对天京居民所试行的制度,都只得先后放弃,或基本上瓦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