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社会变迁研究上册:生产能力与防御能力的最优均衡

抗战时期社会变迁研究上册:生产能力与防御能力的最优均衡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能力强而防御能力弱,只会造就一个“脆弱的富国”;生产能力弱而防御能力强,又会造就一个“脆弱的强国”。生产能力与防御能力的最优均衡,受一定的“规模经济”的限制,只有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才能实现。图1生产能力与防御能力的最优均衡——一个理论假设

抗战时期社会变迁研究上册:生产能力与防御能力的最优均衡

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杰克·赫舒拉发,在阐述其“生产或交换与掠夺或冲突”理论模型中,引用了维弗雷多·帕累托的一个观点:“人类有两种不同的劳动方式:一种是生产或改造经济商品,另一种是占有他人所生产的物品。”接着,赫舒拉发进行了理论上的引申:“赛跑时,如果想赢取奖金,获胜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跑得快一点,另一种是绊倒你的对手。”“生产与交换的方式可以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掠夺与冲突的方式仅仅在总量(减去斗争中所消耗的部分)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分配。在需要抵御侵略者的社会中,即使偏好采取和平方式的决策者也需要在这两种策略之间做出权衡。而且实际上,所有的选择都是受冲突影响的。”[1]

“在需要抵御侵略者的社会中,即使偏好采取和平方式的决策者也需要在这两种策略之间做出权衡。”这是一句重要的话。偏好和平的生产者,最优的选择是将“掠夺者”转化为“防御者”,即化敌为友,将对抗者吸纳为合作者。事实上,大历史中凡是偏好和平的生产者,是能够内生出防御者的,也就是说,生产者与防御者其实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目标是每个参与者“得其应得”,付出与收获相称,无内耗,无盘剥。只要是有“免费搭车者”或容忍掠夺者的制度,就不是最优制度,都不会持久维持的。因此,任何社群,如果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生产能力与防御能力的最优均衡(图1)。生产能力强而防御能力弱,只会造就一个“脆弱的富国”;生产能力弱而防御能力强,又会造就一个“脆弱的强国”。生产能力与防御能力的最优均衡,受一定的“规模经济”的限制,只有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才能实现。“最优均衡解”,意味着有最强的“反脆弱能力”。(www.xing528.com)

图1 生产能力与防御能力的最优均衡——一个理论假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