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前,边区“主要提倡粮食生产,军民需要布匹,全部由外面输入”[16],1938年,边区开始创办难民纺织业,作为发展纺织业的倡导。1939年起,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导致边区经济困难,边区的日常生活用品多从外面输入,因而布匹来源少,价格高。中央也觉察到依靠外援并不可靠。因此,边区开始着重发展纺织业,发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39年至1941年。在此期间,党提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方针,争取布匹自给,而创办公营纺织厂则成为主要途径。但因“洋纱缺乏,工厂织布需纱”,所以政府只能“提倡民间妇女纺织”。[17]这一时期,民间纺妇仅为满足公营纺织厂土纱的需要,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难以提高。加之当时部分地区发展纺妇,未解决实际问题,一味地“组织妇纺小组,要家家户户都纺纱”,导致“徒有虚名,没有实际”。[18]东三县(延长、延川、固林)及绥德部分地区,因要限期完成任务,“区乡政府便按户摊派,纺织的纱质量很坏,损耗很大”。[19]但这一时期边区家庭纺织业的成就也比较明显,一些地区家庭纺织物品可满足自身需求。如“延长、固林,土布已经可以自给,同时还向边区难民纺织工厂供给土纱两万余斤”。[20]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服务于工厂纺织业的家庭纺织业虽有不足,却成为日后发展的基石。
第二个阶段,从1942年到1945年。这一时期,边区家庭纺织业发展迅猛。1942年,毛泽东在高干会议上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如果不发展人民经济和公营经济,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财政困难,只有从切切实实的有效的经济发展上才能解决”。[21]在党的倡导下,边区的家庭纺织业获得高速发展(见表2):
表2 1942—1944年边区民间纺织业统计表(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3编《工业交通》),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423页。
表2说明,边区家庭纺织业的纺织能力、纺织效应以及纺织产量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1944年边区的纺妇人数、纺车数量、纺纱数量、织妇人数、织车数量以及织布数量皆超过往年。这一时期,全边区的家庭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43、1944两年间,党政军民共需消费大布约31万匹,照1944年的织布数量,可自给约三分之一强,虽尚未实现全面供给,但和1941年相比,已有长足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