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曲靖史话:孙士寅与鬻琴碑

曲靖史话:孙士寅与鬻琴碑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士寅体恤百姓,分文不取,卖掉心爱的宝琴作为盘缠。受百姓立“遗爱碑”感动,为褒扬孙士寅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的高尚品德,平彝县令韩再兰报请拔贡李恩光呈报批准,重新勒石树立“鬻琴碑”,并请当时号称“滇中七子之首”的曲靖名士孙璚亲笔题书了“鬻琴碑”三个笔力遒劲、气韵生动、神采飞扬的行楷飞白大字。20世纪六十年代,“遗爱碑”“鬻琴碑”和“鬻琴碑记”被毁。

曲靖史话:孙士寅与鬻琴碑

曲靖富源县城东南8千米滇黔交界处的乌蒙之巅,有一座雄伟壮观而又充满美丽传说的雄关——胜境关。雄关古道引历代文人墨客、商贾旅人驻足流连,在古道雄关“滇南胜境”木牌坊东20米处,元代古驿道旁的六角攒尖形的清风亭中,矗立着一通高1.84米的“鬻琴碑”,世世代代向人们讲述着清官孙士寅的故事。

孙士寅,字羲宾,浙江杭州钱塘人,出生于江南书香门第,自幼喜好弹琴。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月,孙士寅受朝廷之命,跋涉千里,携带着自己心爱的古琴,来到云南省平彝县(今富源县)任知县。

当时的平彝县民族矛盾激化,战事频频,诸业颓废,孙士寅满腔正气、勤政为民,常把自己的俸禄用来接济穷苦百姓。任期间政绩突出,功勋卓著,百姓夜不闭户,人民安居乐业。

康熙五十一年(1713),当孙士寅六年任满卸任时,百姓衣食丰足,而作为县官的孙士寅却囊空如洗,连回乡的路费都无法筹齐。老百姓自发为他捐助路费。孙士寅体恤百姓,分文不取,卖掉心爱的宝琴作为盘缠。

孙士寅走的那天,百姓依依不舍,自发结队相送,牵衣流涕,直至十里之外。为答谢百姓的深情,孙士寅用卖琴得来的钱买了一些米,煮了一锅粥,酬谢为他送行的百姓。

百姓们被他的洁己爱民的风范深深打动,自发捐银立“遗爱碑”于古驿道旁。受百姓立“遗爱碑”感动,为褒扬孙士寅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的高尚品德,平彝县令韩再兰报请拔贡李恩光呈报批准,重新勒石树立“鬻琴碑”,并请当时号称“滇中七子之首”的曲靖名士孙璚亲笔题书了“鬻琴碑”三个笔力遒劲、气韵生动、神采飞扬的行楷飞白大字。

“鬻琴碑”,用“鬻琴”二字,赋予了此碑深刻的含义,其中,既有卖琴换盘缠返乡的故事,也包含有煮粥酬谢百姓的雅事。(www.xing528.com)

平彝县令韩再兰为“鬻琴碑”撰写的碑文,碑文中刻上了这样一段满含深情的文字:

来携此琴来,去鬻此琴去。伤哉廉吏不可为!几载山城空叱驭。山城记得使君来,春满河阳花正开。外户不闭庞五吠,中泽既集鸿何哀。冰湖玉鉴清无底,心水肯教门若市,讼少庭闲散吏衙,尘甑之旁朱弦起,三年课绩循良奏!百姓见肥使君瘦,长途再将羸马驱,空囊只有焦桐售,焦桐纵售值几何?此去长安道路多,黠吏胡卢掩口笑,宝山空回计则讹,吏自笑,民自哭,丰碑屹立山一麓,一行巨墨云霞章,百年正气豺狼伏,我来剥藓访碑辞,父老往往为唏嘘,清风卷起万松巅,仿佛先生降灵旗,嗟嗟一碑何足异,去思德政塞天地,争似史笔照空山,刻划龚黄无多字,不见砚山亭,羊叔记。贪夫读之尚汗泚,呜呼!贪夫读此当汗泚。[32]

“讼少庭闲散吏衙,尘甑之旁朱弦起。”孙士寅治下的平彝,吏治清明,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只是“百姓见肥使君瘦,长途再将嬴马驱,空囊只有焦桐售,焦桐纵售值几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孙士寅如一座丰碑,永远立在百姓心中。“山城记得使君来,满城河阳花正开。”千古之情,岂止是韩再兰对孙士寅的一片深情。

韩再兰在其编撰的光绪《平彝县志》中还记述了孙士寅:“‘携琴’而来,‘鬻琴’而去。清风古道人离去,十里青山万里情。”清代赵桂在《咏滇南胜境》诗作中喟然曰:“叹息鬻琴人不见,岩花野草自萋萋。”表达了对孙士寅高尚品格的无限感念。

20世纪六十年代,“遗爱碑”“鬻琴碑”和“鬻琴碑记”被毁。1996年,富源人民用王嘉谷老师保存的拓片,按原样重新复制了一块“鬻琴碑”。今天我们看到在清风亭中树立着的“鬻琴碑”就是此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