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曲靖史话:孙髯翁赠八大山人

曲靖史话:孙髯翁赠八大山人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髯翁,名璚,字蕴石,号耕坞、鹿玉,晚年自号鹤髯老人,世人皆称孙髯翁。十八岁,被选为郡博士。留下了这首依依惜别的《孙髯翁送八大山人》,旷世的忘年之情,万千的不舍,在越州城外、在古老的下桥码头、在悠悠的南盘江畔,凝成千古绝唱。

曲靖史话:孙髯翁赠八大山人

一个身影还没有走远,逶迤的山道上,又走来了一老一少驱驴而来的清影。他们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和他年轻的朋友、曲靖名士孙髯翁。

孙髯翁(1666—1750),名璚,字蕴石,号耕坞、鹿玉,晚年自号鹤髯老人,世人皆称孙髯翁。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祖籍新安(安徽休宁),为江左之望族。始祖万登公以征徽封公,传至武成公,明万历进士,任贵州平越(今贵州福泉)府知府,加授中议大夫。明末流寓曲靖。孙璚生于清康熙五年(1666),少年学识,鹤立鸡群。行文以“六经”为法,言语能引经据典。上承祖训,寒舍苦读,虽厄国破家亡之痛,却不失诗书传家之德。十六岁,父亲鸣宇公在清王朝的专制迫害下含恨去世。家庭的变故,千里流离,举目无亲,坚定了孙璚终生不入清之仕的决心。十八岁,被选为郡博士。从此躬耕坞上,开始了长达60多年超脱清逸的隐士生涯。在闹市中大隐,在红叶楼苦读,在白鹿堂会友,在澹一斋研习,不到30岁,便成为誉满滇中不与俗伍的“石城隐士”。

到了晚年,孙璚的隐逸之名、书画篆刻之誉已遍及滇中,与钱沣等名人齐名称“滇中七子”。乾隆六年(1741),四川乐山人江宏道来南宁任太守。到任后慕名访孙璚,十分敬重他超脱清逸的人品。江太守任上的政暇之余,为孙璚写了《耕坞先生传》《红叶楼记》《耕坞诗》《澹一斋咏》等传记及诗作多篇。在诗中赞誉到“渊明去已久,此世少高人,孰以守淡一,筑室远器尘。”太守笔下的孙璚是貌皎如童,美髯古风,虽古稀之年,步履如风,活生生一位仙风道骨的美髯公。[26]

孙璚一生的著作及书画、篆刻创作丰富。著有《松韶关记》《红叶楼鸣玉集》《梅花百咏》《鹤髯老人草册》《字学》《心印妙经》《澹一斋章谱》。其中《松韶关记》《红叶楼鸣玉集》《梅花百咏》作为善本收藏于云南省图书馆富源胜境关界坊迎东的立柱上刻有孙璚的30字楹联,清风亭内的鬻琴碑,“鬻琴碑”三字气韵生动、神采飞扬,既能表彰廉吏孙士寅,又展示孙髯翁绝妙的书法艺术。

朱耷是清初著名画家、明宁王朱权的后裔,擅长水墨、花卉、鱼鸟画,又善诗词书法。清亡明以后,朱耷为逃避清王朝的迫害,隐姓埋名到江西南昌清云谱道院去出家,化名“八大山人”,靠卖字画为生。由于“八大山人”四字,用草书连缀起来极似“哭笑”二字,它隐意着对明王朝的怀念和对清王朝的嘲笑,加上其字画上又都每每题上几句讥诮清王朝的诗句,所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猜疑和官方的重视。康熙二十年,吴三桂叛乱集团被粉碎后,为了肃清吴三桂的社会残余势力,清王朝以铁血手段对异己分子进行大规模清洗和镇压。这时朱耷的隐迹已有所暴露,遂于康熙三十年(1693),来到曲靖东关的东山寺避居,在曲靖一呆呆了六年时间。[27]

朱耷到曲靖后,仍靠卖字画谋生。但为了避嫌,他又将“八大山人”改为“晴不夜”,从这巧妙的改名,昭示了朱耷的文学造诣以及他反清复明的思想。当时的曲靖名士孙璚,见到朱耷的字画后,十分羡慕,爱不释手,即到东山寺来拜访朱耷。初以鉴赏字画相交,继则以诗词书画相请,由于彼此在思想感情上极为契合,因朱耷长孙璚40余岁,孙璚即欲拜朱耷为师,但被朱耷拒绝。后来朱耷获知孙璚的父辈也是新安的甲族,被清王朝“抄没无遗,乃弃家远遁”,来到曲靖的,同他一样有着国破家亡的深仇大恨,所以也尽心竭力地指点孙璚,并一直以友人关系相交。

康熙三十六年(1697),“晴不夜”的化名又被人议论猜疑了,有人认为“晴”字拆开是“明、主”二字,而“不夜”二字更隐着“复明”的意思,若把这三字联系起来就是“明的主子要复明”,所以疑其必是明王室的后裔,遂向官府秘密告发。(www.xing528.com)

曲靖府衙内有与孙璚“莫逆于心”的好友,急把消息告知孙璚。孙璚大惊,遂于当夜将朱耷化妆成马夫送其南逃。两人乘着星月赶了60多里路,来到越州城外的下桥码头,准备登船顺南盘江而下。

此时,天刚破晓。杨花随风飘舞,一丝丝一缕缕挂在马蹄上。四野里,青山无语,鹧鸪声声啼血,催促着奔命的好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长亭流水短亭处,孙璚下马,望着这位国破家亡,一直亡命天涯,即将孤身远去的长者,扼腕辑别,高声长咏:

越州城外下桥西,无数杨花衬马蹄。

惆怅故人分手处,青山一路鹧鸪啼。

留下了这首依依惜别的《孙髯翁送八大山人》,旷世的忘年之情,万千的不舍,在越州城外、在古老的下桥码头、在悠悠的南盘江畔,凝成千古绝唱。

咸丰《南宁县志》《古越州志》都将这首诗收入其中,成为曲靖人民对这两个伟大灵魂的永久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