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曲靖的历史,如果说有什么曾一直伴随着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红土地上的人们,让人们既受惠于她,又受制于她,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造就和推动着曲靖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而且将永远与人们同行,那么,就要算是南盘江了。南盘江,这条千古悠悠的河流,自东向西从曲靖(沾益、麒麟、陆良)的腹地流过,因为她不断地冲刷、堆积,造就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云南省第一大坝子陆良坝子和云南省第四大坝子曲沾坝子,让世代生活在她臂弯里的人们情牵命系,梦魂萦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沾益、麒麟、陆良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的历史,我们不断地跟她斗争,学习与她相依相伴,相融共处。
南盘江流域处于东经103°33′—104°09′、北纬25°01′—25°56′之间,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兼有亚热带温湿气候与高原季风气候的特征,冬暖夏凉;年内降雨集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流域内面积广阔,曲靖境内河谷以开阔的坝区为主,土壤以红壤为主,大量分布于山区、坝区,有利于农业开垦种植。
受南盘江水的恩泽,公元前14世纪,曲靖就开始了稻作农业,成了云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移民与戍屯的民族迁徙和农耕开发,形成了今天曲靖从坝子到山区的垦殖局面,以及发达的农耕文化。
1982年11月,文物普查人员在曲靖县(今麒麟区)珠街公社三源大队董家村陡山蝙库坑内发现了大面积炭化稻谷。这是一个石灰岩溶洞,炭化稻在距洞口21米左右的地方发现,“炭化稻在洞穴内地面上的分布面积约4-5平方米,覆盖炭化稻的石灰华厚1.5-3厘米不等。周围没有人类文化遗物共存。在洞穴内其它地方亦未发现任何其它文化遗存。发现炭化稻的洞穴部位高2-3米。”[1]经云南农科院程侃声、周季维教授鉴定,这些炭化稻为人工栽培的粳稻。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标本年代测定》,距今约3125年±54年(公元前1175±54年)[2]。
同时,在这个洞内还挖掘出一些羊、鹿等动物的牙齿化石,洞以北又采集到部分夹沙陶片,据此推断此古人类洞穴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测定结果相符。陡山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三、四千年前,南盘江两岸就有人类居住,并且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水稻的种植栽培。(www.xing528.com)
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又载:“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3]曲靖古称“劳浸、靡莫”,地处夜郎国与古滇国交界处,与滇同为“靡莫之属”,为同一族群。他们把发髻梳成椎状,衣襟向左,聚成村落居住,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陡山炭化稻的发现,印证了曲靖种植稻谷的悠久历史。
在曲靖市境内南盘江流域的罗平、师宗两县,还居住着源于古代“百越”民族的壮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商周时期,壮族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稻作文化。壮族称稻田为“那”,壮族人民热恋“那”。他们以“那”的形状、位置、性质、归属来命名村落、地名。哪里有“那”,他们就在哪里安家扎寨,并把自己世代定居的村落美称为“那勒”(船型田)、“那弘”(王、皇田)。河床低了,壮族的先民们河里打桩扎坝建水车,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农田。面对布满密林、芦苇的大山沼泽,先民们披霜露、斩荆棘,开垦出层层梯田。如今,壮族还流传着许多与稻作文化相关的风俗,他们过节先喂狗,说是狗给人类带来谷种,六月包粽子喂牛,说是牛对稻作农业贡献最大;他们正月“祭田坝”、七月“叫谷魂”,八月“吃新米”,祈求神灵保佑稻谷免遭病虫灾害、颗粒饱满、庆祝丰收。
移民与戍屯的民族迁徙和农耕开发,形成了今天南盘江流域从坝子到山区的垦殖局面,以及发达的农耕文化。南盘江畔,广袤的稻田,高大的黄桷树,碧绿的芭蕉林,挺拔的大蛮竹,成片的甘蔗林遍布河岸,是著名的“滇东粮仓”、水果之乡。至今,“耕读传家”的习俗在南盘江流域的各族人民群众中依然流传深广,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