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年间(742~756),唐与南诏势力深入爨区,拉拢分化爨氏首领,致使爨氏家族内部发生内讧。南宁州大鬼主爨崇道杀死昆州刺史爨日进,帮助唐廷控制安宁城;又害死爨氏家族的主心骨南宁都督爨归王,夺取南宁州都督职务及对滇东地区的实际控制权。爨归王的妻子、出身乌蛮的阿姹从乌蛮部落搬援兵对抗爨崇道,又向崛起于洱海地区的南诏求助。南诏先以联姻的方式控制爨氏家族;后又乘机以武力杀死爨崇道父子,俘其家族羽党,尽灭诸爨领主,极大地削弱了爨氏家族的统治。南诏通过阿姹及已承袭南宁州都督之职的儿子爨守隅,实际上控制了东方爨区。
“阿姹自为乌蛮部落王,从京师朝参,大蒙恩赏。阁罗凤遣昆川城使杨牟利以兵胁迫西爨,徙二十余万户到滇西永昌城,乌蛮以言语不通,多散居林谷,故得不徙……界内乌蛮种类稍稍复振,后徙居西爨故地。”[33]在唐王朝和南诏的支持下,阿姹成为东方爨区乌蛮的领袖,人称“乌蛮女王”。
“乌蛮”源于秦汉时期西南夷中的的昆明、叟或僰,是西南夷的主要成分;魏晋时期已经成为爨氏统治区域内东爨的主体民族,活跃于今四川西南、云贵高原,被称为“东爨乌蛮”。
南诏荡平“西爨”后,东爨乌蛮迁徙到自然条件优越的滇池区域和南盘江流域等西爨故地,为乌蛮部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天宝十年(751),鲜于仲通率师至曲靖,阁罗凤向吐蕃求援,唐军大败,南诏割据云南局面形成。天宝十一年(752),阁罗凤正式立号建国,国号大蒙。南诏立国,王室为“乌蛮”族属,“乌蛮”为其境内主体民族之一。[34]
“乌蛮与南诏世婚姻,其种分七部落:一曰阿芋部,居曲州、靖州故地;二曰阿猛;三曰夔山;四曰暴蛮;五曰卢鹿蛮,二部落分保竹子岭;六曰磨弥敛;七曰勿邓”[35]。除生活在今四川西昌一带的勿邓外,“‘乌蛮部落王’和滇东北‘东爨’六大部落的出现,便是三十七部崛起的先声。”[36]
南诏灭爨后,实行民族大迁徙,以兵胁迫西爨二十万户迁往滇西永昌一带;将滇中、滇西北的些么徒蛮、么些蛮、施蛮、顺蛮、裳人、河蛮、僰蛮,以及虏掠而来的骠国人等迁入滇东爨区。唐朝所置州县皆废,南诏无力恢复,听任各部落自治,自由发展。各民族据地而居,在兼并与融合中逐步形成以爨地为根据,以东爨乌蛮为主体,以味县为中心的若干部族,其中较大的37个,被南诏政权所认同,成为以部族名称或所居坝甸、川名为名号的行政区域,史称“乌蛮三十七部落”,也称“东方黑爨三十七蛮部”“滇东三十七部”。
为加强对滇东地区的统治,广德二年(764),阁罗凤“命长男凤伽异于昆川置拓东城,居二诏佐镇抚”。[37]阁罗凤赞普钟十三年、唐永泰元年(765),南诏攻占石城,置拓东节度,控制整个爨区。异牟寻元封元年、唐贞元十年(794),南诏取唐武德年间南宁州都督韦仁寿所筑“石城”之雅号,置石城郡于味县。拓东节度使统辖滇中和滇东两大地区,滇中地区以善阐府为中心,滇东地区以石城郡为中心,统辖滇东三十七部。(www.xing528.com)
“夷语以县为部。”[38]三十七部,相当于三十七个县,部领甸、寨。三十七部中的各部隶属于所在地的府、郡、镇统辖。滇东三十七部既是南诏国时期的部落名称,又是南诏国时期的地方组织,也是南诏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各部各有聚落,自有名号,各有首领,自成体系,是一支支能耕能战能牧的地方武装,南诏后期已发展成为南诏政权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正如方国瑜先生指出“而在此后的二三百年中,大凡云南境内的兵事,三十七部往往起着重要作用”。[39]
关于滇东三十七部的名号与区域,自古以来各家众说纷纭。由于云南特殊的历史状况,导致史料缺乏,加之乌蛮部落分布极广、支系众多、名号复杂,各家各有所本,每种说法似乎都有据可循,所载部族远不止三十七部。
诸家之中,以方国瑜先生与梁晓强先生两家最具代表性。方国瑜先生从“三十七部”位于滇东,并具有行政区划的特点,从空间范围上订正了古今诸家误录原不属于滇东范围的部,剔除了在内部进行割据的邑、甸、城、寨等小部,并补入本应属于滇东范围内、而《滇史》等未录的滇东北六部。正如梁晓强先生指出:“此举无疑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迈出了卓越的一步。”[40]
梁晓强从时间、空间、民族源流、部族的兼并与融合、部落势力与王朝的关系、王朝政区设置的相对固定性、社会及政治形势的变迁等诸方面确立较为客观的划分标准和识别依据,指出“三十七部既是部落,又是政区,是按照民族部落势力范围所划分的一种特殊行政区”。[41]这是目前对滇东三十七部最为全面的认识。梁晓强另列滇东三十七部的名号族属及今天所含市、县为:
?畔部(乌蛮,今东川区、会泽县)、乌蒙部(乌蛮,今昭通市)、乌撒部(乌蛮,今威宁、赫章)、茫布部(乌蛮,今镇雄县)、易娘部(乌蛮,今彝良县)、磨弥部(乌蛮,今麒麟区、沾益县、宣威县、富源县)、普麽部(乌蛮,今麒麟区三宝镇)、夜苴部(乌蛮,今富源县亦佐)、罗雄部(盘瓠裔,今罗平县)、纳垢部(盘瓠裔,今马龙县)、新丁部(乌蛮,今寻甸县)、于矢部(乌蛮,今普安县、盘县)、罗婺部(乌蛮,今武定县、禄劝县)、罗部(乌蛮,今禄丰县罗茨)、嵩盟部(乌蛮,今嵩明县)、阿宁部(乌蛮,今安宁县)、落蒙部(乌蛮,今石林县)、落温部(乌蛮,今陆良县)、师宗部(乌蛮,今师宗县)、弥鹿部(乌蛮,今泸西县)、阳城堡(么些蛮,今晋宁区、呈贡区)、弥勒部(些么蛮,今弥勒市)、罗伽部(些么蛮,河阳郡,今澄江县;些么蛮,温富州,今红塔区)、普舍部(么些蛮,今玉溪北)、强宗部(么些蛮,今澄江县阳宗)、步雄部(些么蛮,今江川区)、宁部(些么蛮,今华宁县)、嶍峨部(僰蛮,今峨山县)、阿僰部(僰蛮,今建水县、通海县、蒙自市)、沙资部(僰蛮,今蒙自东)、哈迷部(乌蛮,今开远市)、纳楼部(乌蛮,今建水县官厅)、斡泥部(和泥,今红河县西南、红河县、红河县东南)、矣尼迦(和泥,今红河县东北)、惠么部(僚人,今砚山县维摩)、教合部(僚人,今文山市)、王弄山(僚人,今开远市东南、屏边县、马关县)。[42]
滇东三十七部中,以乌蛮为主,即今天的彝族。当时由滇中、滇西北迁入的些么徒蛮、么些蛮,被吐蕃重用的施蛮、顺蛮等乌蛮种类,包括裳人、河蛮等非乌蛮种类,被大理国重用的本家民族僰蛮,以及被南诏虏掠徙入滇东的骠国人等,都被强大的滇东乌蛮同化,后来演变成了彝族。只有那些生活在滇东南边缘地带的河泥、僚人等,今天依然保持着独立得民族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