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老民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分布在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关于彝族的起源,较为广泛的说法是:大约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迁移。不同的民族在西南大地碰撞、融合,形成了彝族等多个具有自身特点的民族。
彝族普遍以阿卜笃慕为共同的祖先。“阿卜”在古代彝语中是祖父、祖先的意思;阿卜笃慕,就是祖先笃慕。笃慕是音译,也被译为杜宇、仲牟等。史书上关于杜宇的记载颇多,《华阳国志》载:“杜宇者,从天坠,止朱提”,“后有杜宇者教民务农……”[1]《蜀王本纪》载:“后有一男子曰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2]《史记索引》引《蜀王本纪》:“朱提有男子杜宇,从天而下,自称望帝,亦蜀王也。”[3]
结合《西南彝志·谱牒志》《彝族源流》《中国彝族谱牒·四川卷》等彝文献来看,杜宇生于朱提(今昭通),公元前1200年(距今3200年)左右,商末周初,自立为蜀王,称望帝,成为继蚕丛、柏灌、鱼凫统治时代后第四代统治者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后来在与开明的权力争夺中失利,被迫带领亲信部属沿金沙江北上,回到昭通定居。杜宇被尊称为“阿卜笃慕”,是彝族共同尊奉的人文祖先。
西南地区关于阿卜笃慕的神话传说很多,归结起来大同小异,普遍都说经一场洪水之后,传说中具有超凡能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统率氏族治理天下的阿卜笃慕骑着马,赶着羊群,为避洪水迁到了高高的乐宜白。乐宜白是音译,有译成乐邑白、乐尼白、落泥白等,彝语白是山,乐尼白就是乐尼山。
“阿卜笃慕娶三妻生六子,统称六祖。阿卜笃慕的长妻蚩以武吐,生慕雅切、慕雅考,封武侯、乍侯。二妻能以咪咚,生慕雅热、慕雅卧,封糯侯、恒侯。三妻尼以咪哺,生慕克克、慕齐齐,封布侯、默侯。”[4]他们就是彝族的六祖。
六祖在阿卜笃慕的主持下,由乐尼山向四方迁徙,彝文史书贵州《西南彝志》《洪水泛滥史》以及云南《六祖之光》《六祖分支》《夷僰榷濮(六祖史诗)》等,都有详尽地记载。(www.xing528.com)
彝族人认为,人去世后,魂灵必须回到祖先发祥地,也就是回到“六祖分支”之地乐尼白(乐尼山)去。彝族古歌中唱到:“追寻天起源,源头木古陆;追寻地起源,源头咪索尼;追寻水起源,源头茂尼矣;追寻人起源,源头六祖先。”关于乐尼山,彝史和现存的18部彝文《指路经》都很明确地记录了它的名称、方位与特征。
“《夷僰榷濮》记有:‘北方雪山上,阿卜笃慕住。’禄劝、武定北方的雪山,为古乌蒙山——绛云露山,今天的名称为拱王山脉,主峰雪岭为云贵高原主峰,海拔4344米。雪岭清代以前的名字就叫罗衣山(见乾隆《东川府志·舆地图》),与乐宜山读音完全相同。彝语里称石头为洛,生长坐落为宜,山为白。洛宜白描述的即是长着很多石头、怪石嶙峋的山。而雪岭周围的地貌完全相同,雪岭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火石岩,到处怪石林立、石笋遍地;最高的一根石柱顶天立地,高达48米,名石将军。雪岭今天隶属东川,而1964年以前东川与会泽本是一体的。雪岭下的东川泽(今会泽金钟)坝子、与乌蒙(今鲁甸)坝子,作为极为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无疑在六祖迁徙初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中转站作用。因此,以后很多彝族支系,都是由这两个轴心向四方辐射。”[5]也就是说,曲靖市会泽县的雪岭(今属东川)是“六祖分支”之地,作为一个地理坐标,是彝族文化的发祥地,是彝族人永远的灵魂栖息地。会泽金钟坝子作为“六祖分支”的重要中转站,是一个让彝族子孙们心仪的纪念地。
关于“六祖分支”的原因,《中国彝族通史纲要》中说“由于内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所产生的冲突和发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统一体的分解,‘六祖’后裔分别从洛宜山分迁外出,开拓新的地域”。[6]
再者,位于乌蒙山脉的雪岭上一年四季暴风骤雪,除了放牧外,完全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因此曾经作为古蜀国第四代统治者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的杜宇(阿卜笃慕),以一代帝王的战略眼光,导演并组织了“六祖分支”,为后世子孙拓展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六祖分支,是彝族先民的迁徙史,是彝族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关于六祖分支后的去向,《西南彝志》载:“武乍二长子,居楚吐以南;糯恒二次子,往洛博而北;布默二幼子,实液中部漫。天上布满星,地上布满人,六祖的后裔,各处去定居。”[7]“六祖”率领自己的部族,分别从乐尼山出发,去开拓新的地域,并在与其他民族的征伐和融合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由于彝语地名的消失和演变,难以确定“楚吐”“洛博”“实液”等地在今天的具体位置,但大部分学者认为,武、乍居云南,糯、恒迁四川,布、默徙贵州,从而形成今日彝族主要分布于川滇黔的格局,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世居民族。
千百年来,彝族人民在西南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建立了古滇国、罗殿国、南诏国、自杞国等诸多民族政权,创造了青铜器、十月太阳历、彝族语言和文字等古老的文明,并使用本民族文字对社会历史、宗教礼俗、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记载和著述,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保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